把握1月提分关键点,寒假华丽变学霸

所属专题:高考复习计划  来源:    要点:高考二轮复习  
编辑点评: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寒假除了休息和学习之外,学习的任务是非常重的。相信很多同学已经给自己制定了寒假复习计划,寒假期间高三学生如何复习才能让自己做到卓有成效?或许此文会让你受益匪浅。

刚才这两点做一个知识点本身,在做题中的一个简化性,但简化包括两字,一个是知识点的简化,就是基本上简化成很小的知识点或一个理解就可以做得出来,但还有第二个字,叫做做题的简化。什么叫做题的简化?有一个学生问了我一个理综的考题,他说老师,这题我觉得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你看我这么多知识点都会,而我的一个同学,这些知识点他都不清楚了,可是为什么我没做出来,他能做出来?我说很简单,你就没有研究做题思维的简化性。那个题是怎么讲的呢?一个很简单的考题,他画了一个图,是说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的一个关系图,人家了一句话,说理论上讲,有另外一个植物比这个植物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二氧化碳,问对另外一个植物而言,那个图该怎么样变化点?而这个考生他说,老师,我是属于学得不错的,我多年的惯性,会让我先想多年有没有做过类似的考题,而没做过类似的考题,我就不想这个了,我就想学过什么知识点,首先想到我学过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全都回忆了一遍,发现还是不会做。后来想碳三、碳四知识点,回忆了一遍,还是没有办法。我说你这就属于没有把做题简化,在很多脑中的思想认为拿到考题之后要么先回忆知识点,要么先回忆类似考题,这就属于多年的惯性思想。

但是,真正会做题的人,研究这个字,能不能简化思维?所有的英语题、数学题、理综考题,到底怎么做,不是自己想,不用经验惯性想,也不用知识点去想,你该去研究题目本身的道理。而当时那个学生的同学水平比他低,但怎么做对的呢?他脑中只想题目,你题目不是说了吗?这个碳四植物比这个碳酸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二氧化碳,所以我就去问自己,什么叫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而根据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的理解,这个题就迎刃而解了,至此这个学生他就用了一个简单的思维方式,所有考题我不要想自己,一定想题目本身。所以,你们在寒假的时候,要尽量把知识点简单理解,同时拿到考题的时候,怎么样以题目为主,而不是以自己的惯性为主,通过这样把复习过程简化。这个简化是很重要的一步,我相信很多的老师都说这样一句话,希望把所有的课本从薄读到厚,而下一步就是从厚读到薄,就是简化。这就是我们寒假做题需要研究的第二个道理。

如何从做对到快速做对?

第一,研究how,是从会到做对。而第二,研究从做对到快速做对。但是,这仍旧不够,失分的百分之七八十不是自己不会做,明明会做,如果慢慢来一遍一定会做对,为什么第一遍拿不下来呢?我估计大多数考生,甚至包括一部分老师和很多家长都利马采用了多年的惯性思想说是马虎,要克服马虎的过程,如何做,就能减少马虎的状态,才能帮助我们以后第一次做题就做对。我想问问诸位考生、家长和老师,你们用马虎这个字说服自己多少年了?从你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用马虎说服自己,但是多年来马虎解决了?很多人说是性格问题,解决不了。如果真解决不了,为什么你在考场之外你就不犯错误?这不是解决不了的!这就是第三点,不是马虎问题,而是思维。什么道理呢?我相信很多参考书和老师都讲过思维,但是他们只是盗用了“思”这个词,和我讲的完全不一样。所有思维,需要去理解真正马虎产生的原因点。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人什么时候马虎?是主观马虎还是客观马虎?我知道一个人主观上马虎,客观上不会马虎,比如说3×7,很多人说得10,一定是没过脑子。但是如果你是纯客观的,就是不经过我的大脑的客观思维过程的话,我不会去得出结果,那你一定不会马虎,因此,导致我要提第三个解决方案,思维。

思维包括如下几个小点:第一个点是客观。

怎么叫客观?比如在石家庄做讲座时,有学生说,英语题,读懂了反倒没做对,而读得似懂非懂反道做对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大家并没有理解英语和中文的区别,看懂的时候,用中文的思想去做,但是中文的语言非常主观,而英语的语言是较为客观。因此,我们常常用自己的中文思维去解答英文的题目,导致思维错位,出错了。克服这个问题也不难,就是要求你千万不要改原文的话。举的例子,此题很多考生在考场上会做错,就是没有明白什么是客观题。这个题的原话是“如果一个人想买一个便宜的房子,他应该干吗?”,所有的考生都读懂了原文的这句话,“如果一个人想买一个便宜的房子,而不考虑房子的危险性的话,他应该去找中介公司,找中介公司,肯定能够让他获得便宜价格的房子,但同时他也获得有危险性的房子,给了四个选项,A说“买房子既要考虑价格,也要质量”,B说“买房子要小心,不要被中介公司骗了”,C说“买房子之前要好好检查一下房子”,D说“买房子一定要考虑到房子的危险性”,结果学生是ABCD选谁的都有。大家想想,这是英文考题,我只是用中文翻译了一遍,如果大家这都没有做对,完全证明了解决这道考题其实根本不是用英语知识点答出来的,因为我都翻译过来了,你看汉语都能做错,说明是你的思考判断问题。大家多年的惯性思想,总以为知识点拿下,就一定能做对题,不是如此,光有知识点是不够的。

>>点击查看高考复习计划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二轮复习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