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个热点主观题集锦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编辑点评: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材料五: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稣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指出其重要作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制度有何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主要的创新之处。(7分)
(3)材料三中提及的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4分)
(5)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五,归纳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废分封制,行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4分)作用: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
(2)创立科举制。(1分)增加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创武举和殿试;用高官主持考试成为定制。(6分)
(3)青苗法;免役(也称募役)法;市易法。(3分)政府收人大为增加;保证农时有
(4)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4分)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根本改变教育制度。(4分)
(5)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内容脱离实际;触动了封建玩固派利益,遭强烈反对;变法理论偏激导致内部意见分歧。(6分)
 
例三(绵阳中学二诊模拟)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是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以上均摘自《史记》中的《商君.列传》
(1)请回答:根据材料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6分)并概括奇迹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措施?(3分)
材料二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张之洞《筹设冶铁厂折》(1889年)
(2)根据材料二,谈谈洋务派是如何看待“自强”与“求富”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6分)
材料三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4分)
(4)材料四的观点正确吗?简述你的理由。(6分)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