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异地高考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所属专题: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  来源:    要点:异地高考政策  
编辑点评: 两会期间,教育改革成为讨论热点。异地高考更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针对异地改革,本文作者提出了三大质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三大质疑吧!

质疑观点之三:

放开全国异地高考,人口流入大省就会增加高考人数,人口流出大省就会大大减少高考人数,全国每年高考的人数是一定的,此多必然彼少。只要按各省市高考报名人数比例分配招生计划,就既不损害本地高考考生的利益,又能确保异地考生的高考权与公平公正的录取权。

由于造成异地高考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分省计划问题。因此按各省市高考报名人数比例分配招生计划确实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异地高考问题。但是我相信不会有任何一届政府采纳这个建议。由于中国各省教育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因此不排除会出现新的异地高考的走向,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为了能升入更好的大学而在考前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异动。由于招生计划实现了按照考生人数分布的所谓“绝对公平”的分配,高考报名将与户籍无关,考生在任何省市都可以报名。这种方式只要实行一年,大家就都能看得很清楚,相同层次的考生在哪些省市高考最合适,在哪些省市高考吃亏。在北京上海高考将不具备任何优势,北京上海考生可能要到某些边远省份去报名异地高考了。

全国各省教育水平的极端不均衡必然造成优秀学生在各省的分布也不均衡。使得一些居住在人口少而教育发达的优秀学生失去进入优秀高校的机会。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仅拿北京的数据做一个模型。

一般来说,人口多的地区高考报名人数也多。根据北京2010年的数据,人口最多也是最接近的两个区县,朝阳区人口354.5万人,海淀区328.1万人。北京高考全市统一命题。2012年600分以上优秀考生人数朝阳区190人,而海淀区1702人。在海淀朝阳两区总共1892名600分以上优秀考生中,朝阳区与海淀区的比例是1:9。这就是教育不均衡现象在海淀朝阳两区的集中体现。

我们假设600分以上的招生计划为优质高校的招生计划,如果按照考生人数(人口)比例将这1892名分配给海淀和朝阳,海淀将分到909人,朝阳分到983人。海淀的600分以上水平的优秀考生中将有793名(1702-909)无缘优质高校;而朝阳将有793名(983-190)600分以下的考生能有幸进入优质高校。海淀的考生将设法向朝阳“移民”希望在朝阳参加高考。

这个模型放大到全国的两个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省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我相信北京作为首都各个区县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远好于全国各省。朝阳区不管怎么说也是首都最发达的中央商务区所在地,对北京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绝对不是落后的区。可是优秀考生的数字的不均衡竟然如此严重,如果真的在全国实现根据考生比例(人口比例)分配招生计划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我国一下边远省份与内地发达省市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绝不是朝阳海淀的这一点差距。新的高考移民潮将难以想象。

除此以外,这种招生方式不利于高校的发展。我们知道高校的灵魂是师资和生源的有机结合。没有哪所高校不希望招到优质的生源。即便目前在讨论的不维分数的多元录取也只是评价方式和标准的变化,优秀的生源加上优秀师资的培育才能出人才。从上面海淀朝阳模型中看到,如果按照考生人数(人口)比例将这1892名分配给海淀和朝阳,优质高效将不得不放弃海淀的793名600分以上水平的优秀考生;只好被迫在“矮子里拔将军”招收朝阳的793名600分以下的考生。其42%的生源将下降。这对高校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如果从高校发展角度考虑,根据考生比例分配招生计划的改革还不如取消分省计划,全国统一命题划线录取更好些。

也许有人说根据考生比例分配招生计划对教育均衡发展,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有好处。本人认为这与目前我们高校拿出部分名额所做的扶贫计划完全是两回事。推动落后地区发展可以在一定时期给出一些优惠政策,但是那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办法。长远看是要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独立发展本地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要让他们自己长志气,明白自立自强!这个道理对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县市、一个省、一个国家其实都是一样的。

就拿河南来说,有人一提起河南的教育就诉苦,就爱说河南的人口有多少多少,就爱抱怨985大学没有一所,211大学只有1所等等,看似多么可怜。包括河南省的人大代表,一开两会就慷慨激昂的。要饭吃都觉得理直气壮的。试问,难道人家别的省的大学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怎么不问问人家是怎么建起来的?怎么不问问人家这么多年来在教育方面投资多少?而你河南投资多少?无论在何地,有远见的才会办大学。办大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是看不到短期回报的。1969年中国科技大学迁校第一个选址就是河南,你河南省目光短浅没有把握住送到门口的机会。人家“落难”到了你家门口,你都不给口饭吃,生生地拒之门外。结果让安徽请去了,这能怨谁?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呀!现在羡慕人家别的省都有国家拨款985大学,你早干嘛去了?

我们对上述关于异地高考的三个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是说我们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就非常完美公平。但是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还继续固守分省计划的模式,无论如何调整都不会给出公众所需要的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招生考试改革的新精神,异地高考问题也应当结合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行新的探索。假设真的按照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高考改革思路去做,分省计划将不再存在了。由分省计划引起的异地高考问题还存在吗。我们将关注并遇到的新挑战将是公众对高校公信力的质疑。这个挑战也绝不轻松。从今天(3月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向媒体披露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仍然在考试改革的问题上兜圈子,在涉及招生改革问题除了提到一个主要以高考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还要依据三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要参考他综合素质表现的所谓“两依据和一参考”来录取以外,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点击查看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异地高考政策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