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欲出 更重素质教育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改革新方案  
编辑点评: 高考改革新方案在社会各界改革引起热烈的讨论,这些改革内容对现行教育体系有何冲击?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改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对改革的主要内容作出了部署。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12月初,教育部宣布已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透露出来的“不分文理科”、“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探索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内容,也引发民众热议。

改革内容对现行教育体系有何冲击?学生、家长、老师将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改革?他们又对改革有着怎样的期待?

不考外语不参考外语成绩

“已经有英语老师开始担心以后的课时会减少,影响自己的收入。”在教育部的改革方案中,“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成为关注焦点。魏老师是石家庄市某中学外语教研组组长,她说,“高考改革拿外语开刀”早已不是秘密,但正式方案一公布,还是有一些老师感觉“心里没底儿”。“语数外号称三大主科,这么一改,外语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多少会淡化。”

采访中,纠结的家长也不在少数。父母们普遍担心的是,一旦英语不再计入高考总成绩,孩子会荒废对英语的学习。“现代社会英语非常重要,就算高考不考,以后也要用,就怕孩子不肯好好学了。”一位家长说。

老师和家长们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在省会两所高中和两所初中所做随机调查显示,在听说高考不考外语之后,多数学生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甚至有高中生得知自己可能赶不上这拨改革之后,表示“很羡慕学弟学妹可以不用考英语”。

“典型的应试思维,其实这正说明外语改革的必要性。”听了调查结果之后,魏老师如是评价。

魏老师认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外语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一门用来交流的语言。以退为进,淡出高考,意味着外语学习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有着现实价值,这样的外语学习,才更能彰显其工具性。“以后,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学习外语的意义是什么,培养他们或出于兴趣、或出于需要,去自发自愿地学习外语。就像开车,确实用得上,所以这么多人主动去学。”

此外,魏老师表示,从学习的本义角度出发,外语改革更加刻不容缓。“语言学习本身就该是终身学习,而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事。现在的方案提出一年多考,消除了单次考试的偶然性。毕竟语言能力通过一次考试是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

张兰是省会一所高中的英语老师,她对即将施行的外语改革充满期待。“我一直很反感现在这种满篇语法的英语教学模式。如果可以不用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或许我们的英语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美感,让学生知道英语也像汉语一样充满底蕴,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现在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大的盲目性,相关改革政策正好可以让家长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用什么方式培养孩子学英语。”石家庄桥西区外国语小学副校长纪瑞景说,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记单词、学语法,并以此为骄傲,甚至是炫耀,其实这种攀比特别不利于孩子学习英语,“现在很多培训班也迎合家长的这种盲目需求,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学课文,做题,把语言的学习变成了单纯的应付作业和考试。”

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外语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谋求“转型”。省会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刚刚在求职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准备招一批出国外语考试的讲师。“我们现在的业务是少儿英语和中高考,未来准备拓展为出国英语和商务英语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魏老师说,“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不代表高考不会参考外语成绩。“具体的改革细则还没出来,但是完全抹去外语在高考中的痕迹不太可能。”

文理不分科,学生喜忧参半

任枫是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看到改革方案中“不分文理科”的表述之后,她“忽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师兄师姐要么就是读博,要么就去从事和专业无关的工作,中学太难进了。”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的任枫以为自己也会步此后尘,但现在,她觉得也没那么悲观。“现在的中学普遍重理轻文,这么一改,肯定得扩招文科老师。”

相比起任枫的乐观,身处中学校园的孩子们则喜忧参半。

“对于我这种偏科的人来说,以后不分文理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石家庄市第28中学读初三的韩喆说。

韩喆说,他从小就喜欢历史,文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物理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成绩始终保持在中下等,这样整体的成绩并不突出。他本来打算上高中后选择文科,这样就能避开自己的短处,发挥长处,成绩将会有明显的提升。“现在突然说不分文理了,虽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我觉得我差不多能赶上,现在真挺上火的,我害怕高中的物理更深,我会落下更多。”

“上火”的不光是韩喆这类偏科的孩子,一些成绩比较均衡的学生也有自己的担忧。“分不分科对我的成绩影响应该不大,但是会不会以后作业更多了啊?想想就累。”韩喆的一位同学说。

学生担心“减负”变“增负”,而这也是老师们最关注的问题。“如果高考科目发生变化,那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肯定会有影响,这就涉及各科的考核标准、教学水平等一系列的变化,如果只是单纯地对考试形式做修改,肯定会出问题的。”张兰老师表示,对于高考这么一个全国关注的考试,希望教育部门在最后制定政策之前能有一个全面的考虑,“我们希望能解放孩子,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据了解,江苏省曾在2002年至2009年进行了3次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改革,但3个方案不是加重了考生的学业负担,就是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文理不分科。“以2002年为例,当年江苏省施行文理不分科,学生需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门课。结果学生压力很大,学习任务太繁重。结果这次大综合改革只实施了一年,就改成语数外加文综、理综的模式了。”省会某重点高中的一位老师认为,不分文理科不能变成简单的科目相加,否则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及高考选拔人才。

石家庄一中的马瑞华老师则提醒广大学生,其实不必要过度担心文理不分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除了极少数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因此也就没有理由怀疑这些所谓的“偏科生”学不好他们的“弱势学科”。“文理不分科,对于那些在各方面都很努力,希望能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言是有利的,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高中在读学生可能赶不上改革

考试招生改革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关注点。但在采访中了解到,普遍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改革措施到底何时施行”。

“我儿子刚上高一,我最关心的就是高考改革政策什么时候实施,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高考。孩子一直接受的是现有的教育模式,我们就怕施行新政后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适应,影响孩子的学习。”冯先生的一席话道出了多数家长的心声。

就此问题,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正在就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目前还没有具体政策,未来将按照国家精神具体制定河北省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高考改革进程。

而在教育部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如下时间表: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其实家长和同学们不必太过担心,改革措施未来三年在河北实施的可能性不大。”河北省一位研究高考改革多年的老师表示,试点省份通常会从有高考自主命题经验的省份中选取,目前还没有听说河北可能会成为改革试点。“也就是说最快也是明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会赶上高考改革。”

还有一些家长则注意到了改革方案中有关探索普通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的表述。有人担心,以后的高考改革会变成“拼爹考”。“现行高考虽然一考定终身,起码‘裸考’本身比较公平公正,如果以后的高考改革增加了更多的人为因素,比如提高高校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限等,会不会有人钻空子?怎么保证录取机制是公平的?”一位家长不无担忧。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处处长被查,高校自主招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人对高考招生的公平性关注程度远高于高考招生的科学性。在最起码的公平性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谈多元录取机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不会得到考生和家长的支持。”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推行多元录取机制之前,应当先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确保高考招生的公平性不动摇。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高考改革新方案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