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文理科 育全能人才
《决定》: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高考制度改革中提到文理不分科,主要目的是将高考由原来一味追求高分的应试选拔模式,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这种改革更符合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偏文或者偏理都会存在局限性。如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率很快,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但是,改革应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来的高考模式,可能会发展成高考统考成绩只占学生成绩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会加入学生综合素质的成绩,甚至是面试成绩。储朝晖认为,要真正破解应试教育,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作用,还需要“招考分离”录取方式相配合。否则,仅仅是不分文、理科,但是原有录取方式不变,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的负担反而增加。
对于“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这一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分析,高考科目有可能减少到两三科,甚至只有一科综合考试,类似美国的SAT考试。也就是《决定》中提到的“不分文理科”,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随着多元录取局面的形成,“全国统一高考”的地位将不再那么重要,这将有望彻底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九年一贯制 教师也轮岗
《决定》: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决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李燕玲表示,《决定》是面向全国提出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各地的发展情况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省市开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很多,但是北京市相对较少。北京目前的现状是,小学单独办,为六年学制,但是存在很多既有初中、又有高中的完全中学。因此,要想在北京试行九年一贯制招生,首先需要将完全中学“分离”,形成独立的初中和高中,然后再“对口”,与合适的小学衔接。但是,“操作起来存在很大难度,如果真的在北京施行,将是对本市教育的大重组,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李燕玲认为,根据北京市的教育现状,试行学区制的效果更好,即选择几所中学,面向区域内的小学招生。
李燕玲表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最关键的是解决教师均衡,因此,《决定》中提到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对促进校际间的师资力量均衡有很大帮助。落实教师轮岗,李燕玲建议,可以从应聘教师的环节做起。将现行的学校招聘改成教委招聘,“老师不是被某个学校录取了,而是被西城区、东城区等区域录取了,然后再被分配到某所学校任职,工作一定年限以后,再轮换到其他学校去,就变得顺其自然。”李燕玲说,同时还要解决教师待遇等相关问题。此外,政策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实现全市联动,才能保障教师轮岗制度落到实处。
民间办教育 政府买服务
《决定》: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博识教育清华少儿英语项目负责人潘杰认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将更加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未来,民办教育有望不仅是校内公办教育的补充,它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主体,高质量、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服务将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尤其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潘杰表示,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可以给孩子留有更多时间接受素质教育,启蒙独立思考能力,发掘更多的特长和创造力,更加多元地健康成长。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自荐信三大要点须记牢
确定了自己要参加自主招生那么自荐信应该怎么写,突出些什么呢?那么今天小编就挣了三点注意事项,我们一起来看看~
- 高校自主招生青睐四大类“偏才怪才”
-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高考改革:试点改革推进顺利
- 高考改革:从“考三天”到“看三年”
- 重庆2021年实行高考改革 取消文理统考语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