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毕业生:花8万上大学就找个高中生的工作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校毕业就业  
编辑点评: 大学生被称为“天之娇子”的时代正在远去,这是不争的事实,据估计,未来十年中国将有40%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蓝领和灰领岗位,成为知识型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人员。

是就业严峻,还是你本身严峻

在国内最大知识问答网站“知乎”上,“2013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何如此之低”吸引了1700余人关注,100余人直接作答,部分回答还引起了激烈的辩论。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广东惠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2013届毕业生叶泰林。他一共只在知乎发起过5个问题,其余4个都没引起什么注意,而这个问题获得了超2万次的浏览量。

发布这个问题时,叶泰林刚和同学们完成一次既是吐槽又是争论的交流。这个二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因地缘关系,几乎都到深圳打拼。然而今年,他和几位同学投了五六百份简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好不容易有家企业接收了他的一个同学,但月薪仅有三千。叶泰林不否认,应届生求职成功与否与求职者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关系,“但靠三千元的工资在深圳生活太艰难了”。

他本是想在知乎上寻求一些过来人的帮助,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引发了一系列争论。意见大致分为两派,一部分人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多种社会问题的逐年累积:经济下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高校教育与市场的严重脱节等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就业率再低的社会,也有人能找到工作,就业率再高的社会,也有人没有工作,万事需从寻找自身问题入手。

“先想想自己为什么没有企业要,再想想是不是有企业要你,但是你嫌工资太低活太累专业不对口所以不去?”这是获“赞”最高的回答中,被涂成黑体字的一段话。这个答案来自一个应届毕业生,他自称在上学期间就意识到,学校所教的课程“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于是选择放弃课程,泡图书馆,去公司实习,尽可能接触最新的知识,并努力“接单”,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这个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设计工作。“投了10个简历,8个打来电话约面,最后4家开offer,于是挑了我最满意的去了,工资比我们班排第二的高三倍,所以不是就业形势严峻,而是你自己本身才严峻”。

引起最大争论的是国企HR(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袁丽的回答。由于在回答中多次提到了招聘中的985和211标准,她被许多有“大学”“本科”等标签的人抨击为“带有强烈的优越感”。

985,是1998年5月提出的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重点大学工程,全国共计40所;211的提出则是在1995年,指建设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大约100所的高等学校。袁丽在回答中说,她所在的国企,只招聘硕士生,不过必须是本科和硕士都在985和211高校就读。

争论焦点从“985和211的文凭真的那么重要吗”,发展到企业用此作为筛选标准是否合理,再发展到全国各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平等,“我们班排倒数的人移民海南考上了上海交大……高考大省的人真是生出来就低人一等。”一位网友评论说。

这些反馈让袁丽吃惊。她原本想表述的是,尽管号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她所供职的公司没有缩招,并计划趁此机会招些往年招不到的优秀毕业生。结果是:与往年没有多大差别,“招不来的依旧招不来,能招来仍然是几所固定高校的毕业生”。

“我们招人不限制身高长相性别等等,唯一的要求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素养和设计能力。”袁丽说,“我们的招聘简章中不限定985和211,但重点高校的学生确实比普通高校更有竞争力。”但她又说,“不过,即便是211和985,科研能力高的人也不多。”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今年第一次进清华开了招聘会,最后一个人都没有招到。

在这些关于学历、标准和社会不公平的讨论中,另一位民企HR的回答被淹没了。

“2012年11月,我们在东北五校的校园开宣讲会,公司工作人员冒着大雪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前去,结果发现,偌大的教室里面只有三四十人,很多学生不来的理由仅仅是‘太冷’,”他写道:“双选会时,我们开出的工资和需求都是隔壁国企的两倍,但依然是那边排成长龙,我们这边门庭冷落……同学们,你们是真的想要找工作吗?”

北京科技民营企业老板厉刚也没有感受到最难就业季的寒流。“我们公司包吃包住月薪3500元,居然没有人愿意来。”不仅如此,他确定的两名面试者也爽约了。一个打来电话解释理由:公司所在地太远了。另一个则干脆关了机。厉刚表示无法理解,“就是普通高校的,还不是985、211的毕业生。”

不过他不觉得可惜,“十几年前我本科做的基础实验,现在连研究生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学生招来了,估计也会是个麻烦。”

张岳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那些很快录用他的公司,即使他不是大学毕业生,也会录用他;而那些薪资优厚、名声在外的企业,他这样的二本毕业生,只能踮起脚尖从远处望一望,人家却连看也不会看他一眼。

每年50待定族

在一片“最难”的呼声中,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却不以为然。

“2013年是不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还不好说。”他从事中国就业研究已有十余年,“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持续很多年。”

现实中,毕业生就业率也不能反映实情。因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息息相关,于是,不少高校规定,只有签了就业协议,才允许学生参加论文答辩,很多学生被迫在没有真实就业的情况下,提交假的就业协议,因此,许多高校自行统计的就业率并不真实。

“比如今年,我去问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情况怎么样,都说今年很难。再问,难在哪里?回答说,招聘企业来得少了些,招聘岗位少点儿。再问,那究竟是差多少?回答,这个还是没有数。”丁大健说。

从历史角度看,丁大建认为,最难就业季曾出现在2003年和2004年,那是扩招后的前两批大学生毕业。在那之前的10年里,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仅有数十万。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2003年的毕业生一跃达212万人,2004年达280万人。

“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看本专业师哥师姐们去哪些单位,做哪些职位,招聘单位对哪些岗位招收什么专业大学生也有定势。当大学生供给突然急剧放大,供求双方都出现了心理预期的落差,用人单位立刻牛起来了,毕业生接受不了大学生一下子不值钱了。”

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而据麦可思调查,在这种高校毕业生高位运行的状况下,每年都有大约50万找不到工作的“待定族”;逐年累积下,699万毕业高峰虽然让人有些吃惊,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早晚的事。

在丁大健看来,中国还没有哪个社会现象融合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高校教育目标的功利化、经济结构与人力结构的脱节、社会就业价值观念的扭曲……

比如,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查阅历年调查数据发现,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减慢,几乎所有专业的签约率都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弱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刚走出高校的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此北京为例,2013届毕业生只比去年增长不足万人,但用人单位的需求减少得更多,共少了1.6万个岗位。

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杨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发现许多没有教学基础的高校,也会开设汽车工程专业,询问原因后得到的回答是:这个专业容易招生。“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虽然很多一线生产工人的工资已经远远高于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工资,许多家庭仍然希望孩子上大学,哪怕是三本。家长的普遍心理是:不能上高职,那是工人,工人不算人才,坐办公室的才算人才。于是,一方面是高校本科毕业生求职难,另一方面是技术工人就业市场严重紧张。

当然,就业机会从来就不是均衡的。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项“父母的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的课题,选取了10所211院校,9所非重点院校,调查了6059名学生后,得出结论,“父母的政治资本对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存在着正向影响”。

这些学生中,有14%的学生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官员。数据显示,父母是官员的学生的起薪高出13%,差额大约是每月280元。

尽管丁大健不主张对2013年的形势过分担忧,但他的结论似乎也不让人乐观。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还将持续较长的时期,根本性的改变不会短期内出现。未来几年,大学生毕业规模将达到每年700万人以上,而经济增长速度却难以重回10%以上。”他说,“计划经济时代靠行政安排就业的做法行不通了,关键还是要靠市场,靠经济的稳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提供更丰富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依靠就业市场的多元化供求主体自主决策,最终化解大学生的就业难。”

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生被称为“天之娇子”的时代正在远去。高学历或许依然是家族的荣光,但也很可能转身变成家庭的负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的预测是:未来十年,中国将有40%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蓝领和灰领岗位,成为知识型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人员。

但个体的困难总会以某种办法解决。

经过三轮面试后,张岳也成为一家深圳电视多媒体公司的沈阳销售主管,试用期月薪1800元,外加五险一金。“我只能劝父母,现在的任务是长经验,先就业再择业。”与其说在劝父母,他更像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

他给自己写了一句话:我就是一个鸡蛋,辛辛苦苦给自己找了一个坡儿,就要试试自己到底能滚多远。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 毕业有钱途 图解港校内地招生有多火(图)

    近年来,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火热,据统计,大多数在港毕业内地生都得到极佳的发展,加上丰厚的奖学金,吸引了内地尖子生的目光。

最新2024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