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分析祥林嫂这一文学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2.培养学生运用评点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文本。
3.掌握鉴赏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互动研讨。
四.教学对象和课时安排:
高三(2)班,一课时
五.教学设想:
1.本课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如果要把文章“讲好”,并不很困难,但如何让学生“学”好,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坚持的原则是: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的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2.学生已处高三,对小说的学习并不陌生,并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能力,所以想把学生能做的,统统放给学生。
3.针对高考复习,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1. 同学交流预习作业。
师: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鲁迅的小说《祝福》。(投影) 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同学自读课文,在高一学习《〈药〉的评点>》 基础之上,运用评点这种阅读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自读感受。下面我们请同学交流自己的点评。
师: 谁先来,好,曹礼蓉先说。
生:文中有一句话,四叔知道祥林嫂死了说了一句:“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表现四叔对祥林嫂的死很厌恶。
当我问短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淡然”一词表现祥林嫂的死,短工是不放在心上,不在意的。
“米呢……”好一会,四婶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饭了。“好一会儿”说明祥林嫂在四婶家地位是极低的,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她只有在做饭时,才被人想起,就像一个做饭的机器。
“虽然”“似乎”“败坏风俗”“用不着他沾手”这些词说明四叔对祥林嫂的遭遇并不同情,很排斥,很轻视她。
师:曹礼蓉发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的冷漠.同学们在看小说时,对祥林嫂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可怜、同情.
师: 那为什么鲁镇人会和你们不一样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等全部点评完,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 下面,我们请黄勇棋同学来点评。
生: 我对《祝福》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印象深刻。祥林嫂初到四叔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这一段点明了她寡妇的身份,“脸色青黄”说明她生活状况不如意。当祥林嫂第二次到四叔家,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说明她的经历比第一次更惨,精神也更不济了。第三次的肖像描写这样写道:“五年前花白的头发……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段描写给我触目惊心的感觉。我想我母亲40岁左右看上去还很年轻。而祥林嫂怎么会这样,她不仅老瘦,什么神色也没有,真的有点像行尸走肉。
师: 我们从黄勇棋挖掘出的三次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的苦难一次比一次加重。最后这种苦难击溃了祥林嫂。
师: 我们一齐来读一下祥林嫂临死前的这段肖像描写。思考一下我们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沉重。
(齐读)
师: 读的很好!第三个,我们请姚逍云同学.
生: 我对小说中的几个词有点体会,感觉作者很用心。
首先,在第7页中一名短工在叙述祥林嫂已死的消息时,作者特意用“还不是”一词,可以看出镇上人认为祥林嫂死的不是时候,很鄙视厌恶她。
还有在第10页中,四叔一家得知祥林嫂被抢时,四叔有两句话“可恶!然而……”、“然而……”。小说中都用了省略号,我觉得补充出来的话,就是“可恶!然而她婆婆要她回去,又有什么话可说呢?”说明四叔认为她婆婆抢她回去也没什么错
师:细节之处见精神, 姚逍云从一些被人忽略的地方,读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师: 好,林辰来说说.
生:我想点评一下文中的环境描写:
第一段中“旧历的年底……火药香。”写出了鲁镇新年的气象“灰白色沉重的晚云”不是给人喜庆之感,而是一种压抑和沉闷,但鞭炮的声音是“钝响”而不是响亮
第二段中:“天色愈阴暗了……鲁镇乱成一团糟”仍给人沉重之感。
第一部分最后:“冬季日短……沉寂”我想这里作者为什么不用安静,而用“沉寂”。是不是和心情有关,但我想和整个鲁镇给人的感觉有关。
师: 林辰关注了环境描写.好,张力来说.
生:我想说说祥林嫂的死。“我”问短工祥林嫂怎么死的,短工回答说是穷死的。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她第一次到四叔家做短工时,她是比较快乐的,问中不是说她脸上也有了笑容,人也白胖了吗?
第二次再到四叔家做短工时,她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了,最宝贝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叼走了。大伯收了她的屋子,但祥林嫂依然对生活有信心。她去四叔家做帮佣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为什么祥林嫂最后却死了呢?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导致的吧。
鲁镇的人都看不起她,四叔不让她沾手祝福的事,镇上人都嘲笑她,柳妈用地狱的故事来吓她,最后“我”那“不清楚”的回答,更是加深了她的无奈迷惘。
所以我觉得她是在众多压力下,选择了自杀
师: 张力对祥林嫂的死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祥林嫂不是穷死的,可能是对生活绝望而自杀的。很有见解.
师:冯悦还有要说的。
生:我在阅读时,注意到文中很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神,我想点评几处:
P9 她初到鲁家时“顺着眼”表现她很安分,很朴实的性格。
P11 第二次到鲁家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我想作者是为了表现丧父、失子、被赶出这一连串的不幸给她造成的伤害。
P15 她“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可见柳妈给她讲的阎罗的故事使她感到极大的恐怖,让她对自己的死后还要受苦感到担心。
P5 临死前,作者也写到了她的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我感到那时她已经像个木偶人了。
-
古文高辨识度词汇汇总(完整版)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汇,上镜率颇高,却往往并不是文章的关键知识点,如果不了解这些词,在它们的干扰之下,阅读释义的思路就很容易跑偏。其实,这些词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只要了解清楚,以后无论在哪篇文章中遇到它,都能第一时间理解其含义。
- 他是胡歌的弟弟,是沙瑞金的儿子,更是爸妈的教育模板!
- 『向古人求知』班昭
- 『向古人求知』班婕妤
- 2017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