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学”引热议 高中教育被认为像生产流水线

 来源:    要点:校长为学生打饭  
编辑点评: 高考结束后,一些“超级中学”“人间炼狱”般的教育与作息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每天5点多起床,15分钟后必须离开宿舍……有人认为这种半军事化管理泯灭人性,也有人认为自由自在只会让高考失败,甚至有观点认为:教育必须付出牺牲。

旁观者言

谁在制造牺牲

河南省郑州市 梁晓冬

现行的高考制度已存在很多年了,每年面对近千万的考生,要用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就陷入了一种程式化的怪圈,这是所谓名校、牛校存在的社会背景。

首先,这种死记硬背,流水线般作业的培养模式虽显笨但确实有效。这种方法获利在眼前,成名在当下,家长们如果不会为孩子的未来长远打算,不想承担大环境的责任,他们能拒绝这种模式吗?

其次,我们承认发达国家的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但是,那样的评价体系太宽泛,个人成功的标准太多样,不能满足某些家长逼着孩子处处争第一的心理,不能迎合他们孩子不能当配角的愿望。所以,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追捧一种管理模式简单化、评价体系考核化、表彰依据分数化那样的学校。

最后,我们当前社会整体的急功近利的现实,逼得大家慢不下来。我们如果真心认知大师的成就,是否能容忍他不借助学历的光环;真心尊重大师的作品,是否能接受他完全是自成一派的风格;真心期待大师的诞生,是否能等待他从平凡起航。

教育,要付出什么

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中学 李代发

在我看来,无论成就什么事业,都需要一定的付出与牺牲,正所谓没有付出,何来回报?但是那种类似于“只要学不死, 就往死里学”的牺牲,有必要吗?透支发展,真的是迫不得已吗?

牺牲了快乐的时间,牺牲了多姿的爱好,牺牲了亲情的慰藉,留下的还有什么?那种自由自在只会让高考失败的观点,本就是一个假命题,教育与自由并不矛盾。

其实我们今天教育的很多牺牲,都不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满足人的现实欲望:比如校长的位子,教师的票子,家长的面子,唯独忽略了苦命的孩子。

我们只以某种功利的需要并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所谓名师名校,有几个不对学生来点儿“法西斯”手段?为了成绩,他们一次性把孩子的快乐删除,把教育的幸福剐去。留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分数及分数背后纷杂的利益。

自由与高考之间就没有兼容性吗?我痛心每天匍匐于课桌上的孩子们!

最新2024校长为学生打饭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