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飘满自己味道的地盘,到负熟悉的一隅去对话,才领略到一条川里行,十里不同风啊。群居动物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坚守住属于此一伙儿的东西,隔离开彼一伙儿的东西,做有限制的很不敞亮的沟通。如此往复,形成世袭的拥有,使交流出现惰性的禁锢,熬成一种苦穷的偏居,养育着自制而保守的语言习惯。听起来极具地域特色,其实很让人有种隔陌的无奈。这也就是所谓的乡音了。
有句自产自销的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正应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了。说得好听点,这是不忘本、落叶归根。说得难听点,这是顽固不化、死脑筋。心室阴着一片狭小的祖传习俗,总舍不得敞开心窗晒一晒,让阳光祛除掉病态的霉味,还以为闭关着什么宝贝,非要圈出局限来,怎能不形成与外界打交道的阻滞呢。
美国人只所以霸道,不在于他们比别人聪明,而在于他们早早地意识到扩大认知面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在自己的地盘限制活动的障目主义,还交叉着满世界跑,使自己的心感受着地域差异的凉热,深深地了解着、比较着、把握着自身的轻重。心里有数,才知山高我为峰,对世事风云变幻的判断才不肓目,插手和操纵国际事务才如鱼得水。于是美国人成了世界人,滋生出蔑视一切的自负和霸气,经常对世界指指点点,吆五喝六,唯我为大。
到美国,你得学会美国的国语,这是通行证。在中国,国语就是普通话,仅有这个还不行,你得学会方言。不懂方言,你就是外人,处处受到限制;懂了方言,说明你入乡随俗了,和当地人便能交心。正因为方言附着着护家看院的功能,推行普通话就显得那样不力。方言之下,族性十足,部落烙印明显。人们各自在心中划界,生成一种莫名其妙的归属感。归入同一方言里,在家可以懒惰成一头猪,饿个半死必会有人看不下去,上门来接济自己;在外可以套上俗不可耐的关系,获得一些超越规则的便捷和微利,以有靠山来放胆和张狂。
方言从偶听的角度欣赏,是一种逗趣的乐。比如啦,一个做小买卖的人吆喝:长枪短枪盘盘枪,还有机坦!什么意思?翻译一下,就是:长香短香盘盘香,还有鸡蛋。再比如啦,一个老师训斥一个学生:z(接英语发音来读)爸不来z妈来,z妈不来z爸来,z爸z妈都不来,z永远都不要来!听不懂吧?翻译过来就是:你爸不来你妈来,你妈不来你爸来,你爸你妈都不来,你永远都不要来!再讲个方言笑话吧。说,两个人半路上挡长途班车。车上满员。一个人挤了上去,车开动了,另一个人急了,追着班车喊:停车,快停车!车停下来,售票员很不高兴地探出脑袋来问:喊吗喊?没上车的人发愣:我没喊妈呀!售票员又问:你吗地的?没上车的回答:刚果的。售票员还问:上车的那位呢?没上车的回答:意大利的。售票员火了:一看你们就是农民,还一个刚果的,一个意大利的,骗吗?嗨嗨,听岔了吧?售票员是天津人,拦车的两个人是甘肃甘谷县人。没上车的那位是说:我是甘谷的,他和我是一搭里的(即一块儿的意思)。
方言的制约性突显出来了吧?笑罢,你不觉得我们的语言圈子太多了吗?你不觉得学习国语的重要么!中国人要当世界人,至少普通话要畅通无阻的。要想在世界上与美国人站成并列的风景,就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方言挟持着,一国人读不懂一国人,常常是外国人更看透透中国的问题,我们不觉得自己很心奴吗……
张佳羽简介
张佳羽:女,1996年生,高中生,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夏荷文学社社长,第三届全国小学生诗歌节初审评委。已在《读者》《意林》《西北军事文学》《诗选刊》《诗江南》等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出版《最女孩》《我的绰号我的班》《千面好男生》《一只1996年老鼠的真情告白》等书。34次获全国金奖和一等奖。新浪网2010年度“十佳草根诗人”;中华语文网2010年度“最高产的小作家”;《东方少年》“金牌小作家”;“中国90后十佳少女作家”;“95后十佳校园作家”;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 第七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第九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现场决赛第一名;“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之一。
-
教育孩子究竟是为了啥?【张佳羽博文精选】
张佳羽,高中生。中国少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一起来看下这位才女的精彩博文吧!
- 中学生眼里的国际关系【张佳羽博文精选】
- 八一说军人,我的幼稚,你未必能懂【张佳羽博文精选】
- 不是学生太听话,是因为当前教育要求必须听话【张佳羽博文精选】
- 女孩的美丽是谁给的?【张佳羽博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