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才识,两样人生
——读《贾谊论》有感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13)班彭华
学《过秦论》时,惊诧于作者的议论纵横,文气沛然。疑问立生,这当真出自那个因“梁王坠马寻常事”而“哀伤付一生”的贾生吗?
再读苏轼的《贾谊论》,我的部分疑问得到了解答:“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正是苏轼的评价让我将注意力聚焦于贾谊的“才”与“识”。
在仔细查阅贾谊的生平资料及部分著述之后,我认为“才有余而识不足”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贾谊之才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思想中:
施行仁政是贾谊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秦》三论的上篇、中篇中都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又如“秦王……不亲士民……焚文书而恃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都对秦恃酷法轻仁义而招致速亡做了深刻明晰的揭示,并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汉初的政治方略上有一定的影响。
贾谊的政论之才还不仅限于此。在《藩强》、《大都》、《五美》、《制不定》等篇中,他指出任凭诸侯势力膨胀将带来“胫大如要,指大如股”的“恶病”,会严重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而,由此又提出了“割地定制”的主张,即将齐、楚、赵等大诸侯国分成若干小国,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时代主父偃提议的“推恩”一策其实与贾谊的意见一脉相承,而在诸侯叛乱的征兆尚未突显的汉文一朝,贾谊能将此事作为“可痛哭者”郑重提出,不能不说是极具先见之明的。
在制度方面,秦易周制,二世而亡,汉朝重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之后,必然要在制度方面做出探索。贾谊在《审微》、《阶级》两篇中极力强化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关系力图使“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并强调“礼”在治国中的作用,似乎有意借周代的思想、政治遗产来巩固秦制(汉承秦制)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在经济方面,贾谊坚决主张重农抑商,《瑰玮》篇言“以末予民,民大贫;以本予民,民大富”;在《无蓄》篇中大谈无积贮存粮的危害。他还要求规范经济秩序,将钱币铸造的权力收归中央,即“上收铜勿令布下”,并在《铜布》篇中逐一分析“铜布于下”的多种祸患和“铜不布下”的各项好处。
西汉初年,天下万定,民生调敝,建立统一、稳固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毕竟对社会安定、生产恢复、人民安居乐业更有利些。贾谊以上的措施可说明很好地顺应了汉初历史发展的潮流,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贾谊的另一些主张,如:施行仁义使匈奴人民归附(《数宁》),使民愚则不触法网(《瑰玮》)等,自有其不成熟乃至是落后的一面。但总的来说,明人李贽“通达国体、真实切用”的评价不虚,贾谊的治国安邦之才的确高人一筹。
然而,在如何对待官场,如何对待自身这些方面,贾谊也的确有见识不足之处。他初登历史舞台便急于崭新头角。如《史记》所载“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本来他的年龄、身份和政见就容易招致权臣的不满,而这种张扬的作风则可能使他在朝中更为寡助。苏轼说:“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感叹的正是贾谊对官场政治“识”之不足,不懂文帝以及诸大臣之心。
对这一点,苏轼给出了他的建议:“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灌、绛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就史实而论,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傅后不久,绛侯周勃被免相,几年后,灌婴去世,贾谊即便是折节攀附灌、绛也未必能优游浸渍,在朝中立稳脚跟,反倒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既被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又丧失了文人应有的气节。
至此,有必要提一下,《贾谊论》写于1061年,是苏轼二十余岁时的作品。那时,他的人生旅途正春风得意,他不曾经历辗转流落的辛酸和被君王弃置的无奈,他站在后来者的高地上,俯视着历史的长河,俯视着曾经鲜活的挣扎和失落。他带着十足的书生意气为贾谊筹划,以为能忍耐,会等待,有韬晦便可以“优游浸渍”,全然不曾想到真实情况下朝野争斗有多么复杂多变。就今天看来,这不能不说是少年苏轼的“书生之见”。试问,既然贾谊这个“乳臭未干”的洛阳少年不仅可能削去灌、洚等元老功臣的利益还可能危及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他们又凭什么要慷慨地接受他抛来的榄橄枝呢?如今看来,苏轼本人也是个书生,他也收不起他所有的锋芒和锐气,早年的策论文章自成一说,却在新旧两党的交锋中他屡屡碰壁,这位放歌“大江东去”、满怀豪情的诗人终被一贬再贬,如月夜中的孤鸿,凄然远飞。虽拣尽寒枝不肯栖“,但苏轼终究是苏轼,在前后《赤壁赋》的超脱旷达中成就自己,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一生。贾、苏两人才能、遭遇相似,人生道路却大不相同。
>>点击查看2015自主招生新生必读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复旦大学博雅杯获奖作品汇集
今年复旦大学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首次增加了封闭式写作考核,下文为往届博雅杯的获奖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复旦博雅杯获奖作品:浅论博尔赫斯(节选)
- 博雅杯获奖文章《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
- 博雅杯获奖文章《“道”与“文”》
- 博雅杯获奖文章《像布克哈特一样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