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涔涔 cén 包庇 bì 苌弘化碧 cháng 前合后偃 yǎn
B. 埋怨 máī 罪愆 qiān 羽扇纶巾 lún 未雨绸缪 miù
C. 遗赵王yí 列观guàn 杳无音信yǎo 毋wù庸置疑
D. 勾当 gòu 雪茄jiā 左右皆靡mí 一蓑suō烟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金榜提名凤帘翠幕 盗跖 避匿
B.良晨好景 完壁归赵 和谐 宁谧
C.良莠不齐吻颈之交 淋漓 努钝
D.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伺候 弥补
3.给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 )记得。一切( )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你( )生萍儿,受了病,( )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 )保留着,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
A.都 总 由于 因为 总是 全 B.总 全都 甚至于 曾经由于 都 会
C.都 全 由于 因为 都 至今 D.总 都 甚至于 因为 总 都
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是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和残酷,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沁园春”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曹禺,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另创作有《日出》《原野》《蜕变》等剧本,创作有小说《北京人》。
D.《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它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又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
5.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十年来,这座城市的“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B.两个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这样的事情是最危险不过的。
C.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刘明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D.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笔记本电脑充分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各种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那些“磨脑子”的作品已离我远去,那些浅薄的东西,虽然被投机商大肆渲染,却为我不再受骗。
C. 作者为了使作品情节曲折、生动,牵肠挂肚,常常在戏剧、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中设置一系列悬念。
D. 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目的在于进一步鼓励引进国外的资金、设备和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7题(22分,每小题2分)
(一)
周朴圆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圆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圆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圆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圆 (苦痛)哦!
鲁侍萍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圆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圆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圆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圆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圆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圆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圆 (惊愕)什么?
鲁侍萍 她没有死。
周朴圆 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侍萍 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
周朴圆 哦,救活啦?
鲁侍萍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朴圆 那么,她呢?
鲁侍萍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朴圆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圆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圆 哦。
鲁侍萍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周朴圆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圆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周朴圆 哦!
鲁侍萍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圆 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
7.周朴园说梅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侍萍却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对这两人的对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揭露了周朴园极力掩饰当年对侍萍始乱终弃的虚伪。
B.反映了周朴园因内心空虚而追忆当年的快乐与幸福的心态。
C.侍萍对周朴园的谎言愤怒万分,强压愤怒驳斥周的虚伪。
D.侍萍嘲讽的语言中含有对过去遭遇的回忆,也有内心痛苦的流露。
8.对下列舞台说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汗涔涔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人物心虚的一面。
B.抬起头来:借助行动描写写心理,揭示人物紧张心态。
C.喘出一口气:描写人物情态,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平静。
D.惊愕:通过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疑虑不安的心态。
9.依据语境,下列各句逻辑重音标注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个人现在还活着落 B.她没有死
C.她又被人救活了 D.也活着
10.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鲁侍萍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给她情感和心灵以创伤的往事。
B.周朴园在与侍萍对话中所体现出来的虚情假义的一面,推动了戏剧冲突向前进一步
发展。
C.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源于资本主义所倡导的门当户对的腐朽思想,特别是大年三
十驱逐其出门,更揭示了资产阶级残忍的一面。
D.“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一句话所引起的周朴园的紧张神态,更加暴露出他性格复杂的特点。
(二)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1.比较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 不如因而厚遇之
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也相同。
B.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
D.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C.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也不同。
12.对下列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臣请就汤镬 就:于是 C.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唯:表希望的语气。
13.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③ 拜送书于庭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⑤卒廷见相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⑤
14.选出句式与其它名句不同一项(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使归赵
C.相如至,谓秦王曰 D.不如因而厚遇之
15.下列“于”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廷 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C. 臣头今于璧俱碎于柱矣 D.拜送书于庭
16.下列各句加下划线与其它三句用法不同的是( )
A.大王必欲急臣 B.臣请完璧归赵
C.毕礼而归之 D.于是相如前进缶
17.下面选项最能体现蔺相如思想性格的一项是( )
A.足智多谋,勇敢坚强。 B.足智多谋,有儒将风度。
C.勇敢坚强,有大将风度。 D.善于言辞,足智多谋。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14分)
18.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分)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分)
19.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1)大江东去, , 。
(2) 故国神游, , 。 , 。
(3) ,谁怕? 。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病 人
(一)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二)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三)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四)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五)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六)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话:“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七)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科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八)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九)“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十)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21.在第(一)段中,“她的面前是二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2.小说题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23.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6分)
答:
24.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在第(二)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的推测并非闲笔,作者借此表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B.第(三)段“起风了……转身走进了大楼。”在文中起到了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
C.小说巧妙地把情节场景安排在一个小小的电梯里,窥斑见豹,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表现了“她”带病坚持为大家服务的崇高品质。
D.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
E.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五、语言运用 (8分)
25.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含标点)(3分)
本报讯:“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的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26.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2分)
27.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语句。(3分)
是因为有了草, ;是因为有了河,草才如此地清纯多情。 ,河养育了草,河与草结合得如此完美,如此富有命的动感,浑然一体,妙趣天成。
六、写作(40分)
2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理解是美德的种子,那么把理解拿走,地球就会变成一座坟墓。
如果说人生是花,那么理解就是花的蜜。
理解是温度计,因为只有她对人间冷暖如此灵敏,所以理解还有一个别名--爱。
愿世界充满爱、充满理解,“爱心永恒,理解万岁”。
要求:以“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在700字左右。
附加题 (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6分)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答:
2.下面一段文字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可删去 和 (4分)
当幼苗的乳叶刚长出两片真叶的时候①,就可以移植栽种②了。幼苗不要种得太深,因为幼苗种得③太深了不透风,会影响根系的④生长。
参考答案
一、
1A 2 D 3 D 4 C 5 B 6. D(A缺少宾语,“显示……方便的优势”;B主客颠倒,“我却不再受骗”;C主语前后不一致,“使读者牵肠挂肚”)
二、
7.B、8.C、9.A、10.C(周朴园身上具有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双重性格,“门当户对”是封建思想的体现)
11.C 12.B 13.C 14.A 15.B 16.D 17.A
三、18、19、 略
20 (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21、(4分)衬托(2分)出"她"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典雅的气质(2分)。
22、 (4分)对比鲜明(2分),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1分)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1分)。
23. (6分)三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等下一趟(2分);"她"主动帮助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2分);"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只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并被有些人称作精神病人(2分)
24、 (4分)AC(A项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她"的友善和耐心;C项中"坚持带病为大家服务"有误
五、25.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答案应突出“绿色警示牌”。若突出“绿化成果”扣2分)
26 解题时应紧扣“爱护动物” 这一主题,形象生动,语言简洁。(2分)
以鸟为例:(1)呵护小鸟,放飞希望 (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27 河才如此地清澈亮丽;草修饰了河
附加题 1如:自强不息 苟且偷安 流水不腐2 ②③
[解析](附:作者介绍:汪元量,字大有宋末诗人,别号水云,钱塘(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他原来是南宋宫廷里的琴师,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军进入临安,(现在流浪生活杭州市),宋恭帝赵顯和太后等被服北去,他也随行,亲身体验了亡国的痛苦,写了很多沉痛的纪实诗篇。他留在燕京(现在北京市)的时间很久,文天祥被囚禁时,常到监牢里去探望慰问,两个人唱和了不少诗,变成很好的朋友。他的诗,情绪悲凉,风格朴素。作品有《湖山类稿》、《水云集》,其诗广泛地反映了南宋亡国前后的历史 , 感慨深沉,悲凉凄恻,被誉为“宋亡之诗史”。 后来出家做了道士,公元一三一五年还在世。
说明:公元一二七六年春天,元兵在伯颜的率领下,向南京城临安(现在浙江省杭州市)进逼。那里的小皇帝还不满六岁,由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作主派大臣向伯颜投降。伯颜进驻湖州(现在属浙江省),派人到临安受降,然后把小皇帝等等俘虏到北方去。作者也在俘虏之中,一同北去。《湖州歌》共九十八首,写的就是被俘虏之后的见闻和感触。
译诗:举目北望,望不尽的是白云渺渺, 浩浩东流,永不停歇的是江水悠悠。 斜阳西沉,映照着归鸦飞过的寒空, 望穿茫茫四极啊,何处是故园神州?
注释:( 1 )燕云:宋代曾设置燕山府路及云中府路,包括今河北、山西两省的北部地区,简称燕云,燕山后为元都城所在。此处泛指北方。 ( 2 )东西:一本作“东南”,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
赏析: 诗人与被俘人众怀着凄恻的心情被押往北方,途中步履维艰,却后退不得。举目北望,哪里是个尽头?眼中所见再也不是熟悉的故国风物,头顶天空再也不是故国的天空。“不尽头”,是指北国的云天苍茫弥漫,神秘莫测,这艰难的路程没有尽头。这三个字透露出诗人前程未卜、追怀故国、难舍难休的心态。第一句就以沉缓迷惘的语气奠定了全诗缠绵惆怅、凄神哀肠的感情基调。
第二句写大江东流的壮阔之景。面对浩大之物,人们往往感到宇宙时空宏大永恒,人生渺小短暂,既而或看破红尘,游戏人生,或情动于中,积极奋进。诗人正处此境,面对这永不停歇的江水,感慨万千。“水悠悠”似乎说诗人的痛苦永无断绝,象悠悠的东流水一样。孔子指着江水说“逝者如斯夫”。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而诗人心中的亡国之思随时间的推移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像江水那样滔滔不停永无尽期。江水悠悠,心潮起伏,诗人或许也想到人世更迭,人生荣辱之变,但最为刻骨铭心的却是故国之思,是对国事变迁的沉痛追怀。故国往事是否如流水逝了?时光之水是否真能冲刷掉心头的哀伤愁绪?诗人以“大江东去水悠悠”的壮阔之景衬托心中难耐的孤凄无助、恍然如梦的思绪,传达出哀怨、惆怅、悲凉的心境。
“夕阳一片寒鸦外”,化用秦观的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因正是眼中所见,真情实景,便自然无痕,不觉生硬。画面很简单,夕阳渐沉,暮色苍茫,寒鸦归巢。但那种孤寂清冷、悲凉凄恻的情绪却深入人心。这动人心弦的画面与前两句所述是同一双忧郁眼睛所见,同样都折射出诗人心中的苦楚,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目断东西四百州”,读至此处,我们仿佛听到了一声喟然长叹。环顾四野,高天长云,大江东流,夕阳寒鸦,暮色暝暝,故国神州何处?我身何处?“目断”是思而望,望而不见。从诗的第一句起,诗人就开始了寻找,东西南北望断,只落得心中一声无奈的叹息。“四百州”说明了魂牵梦绕的故国曾经是地大物博、国强民盛,而今再也寻不见了。国势衰微至此,连皇帝都成了敌人的俘虏,想想真是泪眼望穿,愁肠寸断。
这首诗作者以大写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动态画面,叙述了北行途中寻望故国而不见的过程。语言简洁明了,情感哀怨凄迷。诗人用迷茫的白云、悠悠的江水、凄清幽寒的夕阳来烘托凄恻悲凉、感慨惆怅的复杂情怀,抒发自己眷恋祖国的深情和亡国失家的悲伤无奈。读后我们仿佛能看到他那缓缓四顾的身影,他那忧郁渴念的目光,听到他那失望无奈的叹息。他曾有诗“书生空有泪千行”,说的就是这种心情,他只能低吟亡国之音,寄托“亡国之苦,去国之戚”。李钰的《湖山类稿跋》评汪元量诗:“开元、天宝之事,纪于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从此诗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