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报考小语种的六大误区答疑

所属专题:小语种备考全攻略  来源:    要点:小语种  
编辑点评: 随着我国的逐步发展和对外开放,近年来,小语种人才变得紧缺,进而人们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看好,同时,这也带动了小语种专业报名持续升温。但是,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小语种还存在着认识误区。

误区三:小语种都是提前单招

小语种提前单招的原来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几所重点外语院校,由于涉及到的重点中学非常有限,所以了解这种招生形式的人也寥寥无几。

而随着招收小语种的院校增多,许多考生从一上高中开始就知道了这种特殊的招生形式,但同时也给考生们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所有的小语种专业都是提前单招。

其实,提前单招只是小语种录取的形式之一,另外还有两种招生形式不可不知。一种是单独考试(主要是面试和口试),领到合格证后再参加高考,在提前批次录取,这一点很像艺术类专业的招考,如北京市的考生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

第二种是跟普通专业一样,通过统一高考,在相应批次录取。一心想学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尤其要注意第二种,因为绝大部分院校招收小语种专业时采用的是这种形式,如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延边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等。

这些院校招收的小语种虽然不像外语院校那样品种繁多,但招收的数量非常可观,所以错过了提前单招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也许还有更好的学校和专业在后面。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是教育部已经批准的允许提前单招的19所院校,其小语种招生名额也有许多是安排在了统一高考。尤其引人瞩目的是,19所院校之一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连续几年提前单招后,去年又改回去了。

 

>>点击查看小语种备考全攻略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小语种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