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习”,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
高三语文归去来兮辞课文朗读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 高三语文归去来兮辞图片素材
- 高三语文归去来兮辞课文图片
-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 归去来兮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