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学习氛围让我充满灵性【我理想中的大学征文】

所属专题:“我理想中的大学和大学生活”征文  来源:    要点:我理想中的大学  
编辑点评: 在第五届新解放教育论坛中,以“我理想中的大学和大学生活”为主题的征文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来自上海50所实验性示范高中的同学们踊跃参与,下面就来看一下他们分享的精彩征文吧!

落笔前略略问过熟识的几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和同届高中生,毕竟“理想”不能是“悬想”,以小众的共识牵带一己之见应是无碍。

单从国内外数所名牌大学的官方推介和海外留学校友近年来面对中国高校提出的种种议题来看,我们的大学确在不断进步,然而暂不赘述国内大学现有的优处,理想的大学还应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既然看重人文,灵性教育的背后应有真实的自由。通识课程是历来大学教改的重彩。以“集中和分配”为宗,既紧固侧重,又能以兴趣为初衷。选修课程是大学给我们的兴趣自由。课上容许的小议,实验室里迭起的研讨争论,偌大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这些是大学给我们的学术自由。而我认为理想的大学还需有酌情的制度自由。像庞杂的社会一样,社会成员并不应永远只是政策的受众。不要避讳思想的难辨和易变,参与规则才能更好地理解规则,被接受被渗透的思想远比一纸文书能够立足。

其次,既然以国际化为理念,大学应要着力实现信息流通。据悉国内已有不少高校成为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先例,这不仅是硬件设备的跟进,更是高校与信息时代的接洽。学术研究的成果和走向随学界运转时刻更新,新的始点和视角也随之衍生。实现国际科研信息流通,关注全球的科技进程,能够使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断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否则无可避免的是,我们自以为的高端技术在世界先进水平中穿插,始终只能屈居二流。固也并不仅是科研,无论教育还是创业,包容和开拓的国际视野总能引人于社会中先人一步领会问题原委所在,并能继而着手应对。简而言之,理想的大学应做到让导师及学生不必经由繁杂步骤便可登陆各广域网,尤其对于外网热点信息不妨建立学生自主管理资源库进行分类共享。至于信息流通带来的其余类似舆论导向之说,也同样考验着学术之外的又一种心术。

再者,既然以服务社会为目标,除了科创为民,大学必然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轨。高校的志愿团队是投入社会公益的新生群体,由一零年上海世博会便可从大处面见高校志愿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力量。小处着眼,企业见习以及各种长短期团队规划公益项目等亦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体现。理想的大学应有一支的志愿团队,导师和学生同为主体,或可暂且搁置日夜相持的科研及学习项目,换一群更平凡广大的受众,改变寻常与学术交流的方式,用全心全意的公益态度去感受、去付出。科学的博奥和人的博爱,在某种程度上应是相通的。

所言唯是,未曾亲临只当畅想。

只是,灵性教育崇尚透彻的自由,规则诚然敏感,权益却总和公平正义并重,而哪些是公平正义早已是约定俗成。

只是,国际化并非小觑了我们的文化内核和科技实力,也并没有自命不凡总要牵扯上“人类社会”,只是在信息流通的大环境中人更能成长,能力强的人本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只是,爱同样是一种无形的规划,只有真的尽心,才会有意外的回报。单单等着时间来教会也是不能。

我理想的大学和大学生活,与你憧憬的应是无二。图书馆独辟一隅、教学楼明朗宜人、步道绿荫如盖还有荷塘清池湖畔。自由氛围也好,对国际信息流通的企盼也罢,只是更多的,愿被忽略的一些,可以被重拾回来。比如对公平正义的相信,比如对科学研发的敬重和尽心,又比如默默里对社会公益着实的践行和对生活真正的,爱。

而这些与最初灵性塑成、素质教育、自主意识、能力培养等等的本意,一定是相合的。

>>点击查看“我理想中的大学和大学生活”征文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我理想中的大学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