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高考生家长在网上发帖,称黑龙江有328名考生因“品德突出”获优先录取资格,其中鸡西市某中学一个班级就有12人获得这一资格,可偌大的齐齐哈尔市却没1人入选,质疑有黑幕。鸡西市教育部门回应,不是加分是优先录取,“这个班级整体学生素质较高。”
“雷锋”扎堆一个班的事迹,闻所未闻。虽说无巧不成书,按照学生道德素质分班,生生把一个年级的“活雷锋”都分进了同一个班,也不是绝对的零概率事件。但当高中生都埋头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之余,还能坚持扶摔倒的大妈,“品德突出”的优秀,那似乎更应该把他们平均分配到年级的每一个班里,让每一位“小雷锋”都起到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让他们都“扎堆”在一起,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了。
加分录取也好,优先录取也好,名头不同,实际效果却一样,那就是涉及高考录取公平。当地教育部门的一纸回应,不但没有平息民众心中的疑虑,反而加重了人们感觉事有蹊跷的怀疑。如今,各地的高招工作都接近尾声,许多大学的录取程序已经完成,学生也凭借加分收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那些没有得到加分,而名落孙山的孩子和家长,自然也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在耐心等待。此刻,教育部门对于加分疑云做出怎样的回应,体现了其对高考制度的尊重,对本职工作的负责,对高考加分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是否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前段时间,辽宁、河南等地被曝光的高考体育加分涉嫌违规。这些事件中暴露的不仅是个人的弄虚作假,还有制度层面的漏洞。例如,河南漯河高级中学有74人因国家二级运动员身份获加分,其中有38人是参加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得。这个仅800人参加的武术比赛,竟批量产生了近400名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其为“高考加分大赛”也不为过。可围观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却有种“大事化小”打马虎眼之嫌。有些地方甚至采取让加分考生“自证清白”的方式,主动放弃加分资格的考生仍可被照常录取。试问,这种不痛不痒的问责方式,怎会不再纵容出下一波的高考加分舞弊案?
高考体育加分也好,道德加分也罢,其中存在的重重蹊跷,已经引发公众强烈愤慨。对此,应当展开一场全国统一的清查行动,并在今年高招录取工作结束前完成,还公众一个公平的高考。对学生家长的每一份举报,都严肃对待,并由相关部门展开迅速调查,必要时引入司法机关的介入,让调查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与此同时,对于加分制度也有必要进行适时的反思,堵住现有的制度漏洞,斩断衍生其上的高考舞弊利益链。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一个班12人获高考品德加分引公平争议
继山西爆出高考加分丑闻之后,黑龙江省出现了高考“加分门”,鸡西某中学的一个班就有12人获得思想品德优秀加分,被网友戏称为“雷锋班”。
- 高考加分造假内幕:量身定制足球比赛
- 高考加分不能由行政部门说了算
- 本溪加分乱象:男生特长是女子乒乓球
- 河南1所高中74人获高考体优加分引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