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政策修改 高考指挥棒能否降温奥赛(图)

所属专题: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  来源:    要点:高考改革  
编辑点评: 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全面“瘦身”,而奥数首当其冲;教育专家称,此举将奥赛回归本源,与功利性彻底脱钩,但目前奥赛玉报名依然火热。

2014年高三学生将“首顾”全面“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政策。加分项目由23项减为6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全国奥赛、科技竞赛获奖学生将不再被保送;取得奥赛省级比赛一等奖的加分资格也被取消。这一剂猛药,能否会给长久以来如火如荼的“奥赛热”降温呢?然后从今年奥赛依然火爆的报名情况来看,奥赛“降温之路”依然漫长。

数据链接

5%学生适合学奥数,九成学生属陪练

据了解,奥赛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开展教学和人才选拔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原黄浦区数学教研员、目前参与教学与课程的评估与督导的数学教育研究专家李建国表示,自己以前就参加过奥赛。高考引入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大赛保送体系,本是为了避免一考定终身,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理念。依照最初的设计,奥赛就和体育、艺术、音乐等特色专长一样,是给那些对数学确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正常的数学教学后仍学有余力、并有能力做进一步拓展、致力于钻研数学研究的学生自愿参加的,以专门培养未来基础学科人才。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从2004年开始多次担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领队的熊斌看来,大约只有5%,最多不超过10%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每年加上三等奖也就150名左右的获奖人数,对应起数量庞大的参赛学生人群,这个比率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

教育专家

将奥赛回归本源,与功利性彻底脱钩

近年来,当奥赛与升学挂上钩,就日益被功利化和妖魔化了。李建国说,高考加分所起的导向作用,就像一根巨大的指挥棒,引领着大批家长和学生为了奥赛,或者直接说是为了升学更为准确而疲于奔命。

然而他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却是,在我们之间的绝大部分学生,其实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远没有到可以参赛的水平,通过参赛来实现加分、保送的希望是微乎其微的。“就好比如果现在能加分的不是奥赛,而是奥运,莫非每个家长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去练跳水和体操?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出才率是相差无几的,就因为奥赛与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休戚相关,不少家长美其名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执意为自己的孩子在奥赛培训上不断加码。自以为最好是能一朝实现‘保送加分美梦’,再不济至少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优势独具。殊不知,基因决定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学科,‘绑定’奥赛培训不但超过了大部分孩子的承受能力,更是剥夺了他们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时间、精力与空间。这样做其实是满足了自己,伤害了孩子。”

所以,希望现在的高考加分“瘦身”是将教育回归本源,让奥赛回归本源,与功利性彻底脱钩。而那些在数学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也真正能得到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去探索和成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更多的学生来说,无需为了这一部分学生而盲目“受苦”。高考指挥棒此番“棒杀”奥赛,也是藉此给盲目的家长提个醒儿,不要片面地以奥赛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以此来选择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甚至于看到某校出了个奥赛获奖者,就盲目地要把孩子往里面送。其实这样一个获奖者能代表学校的数学教研水平吗?压根不能。”总之,全民奥赛的倾向一定是错误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美术、音乐、体育等相应的拓展课程,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健康成长。

>>点击查看2014年高考考后特别策划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高考改革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