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大气”的假大学还要潜伏多久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慎防假大学  
编辑点评: 现社会对文凭的崇拜已扭曲,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归根结底,是现代人对人才的评价始终走不出文凭高于能力的思维定式引致的。

近日,一家网站推出《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列举了全国各地100所虚假高校,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还有多少假大学在潜伏?

上大学网推出的榜单中列举了全国各地100所虚假高校,其中不少高校名字“恢弘大气”,多冠以“中国”“北京”等字样,“经济”“贸易”“财经”“金融”也是大热门。

从学校地域上看,位于北京的高校有73所,占比超过七成,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上海地区的虚假大学也有4所。

对比了教育部发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和民办高校备案验证系统可发现,上海地区的这4所大学均无法找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证实,这4所肯定是“山寨大学”,“无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招生的大学,都能在教育考试院的官网上查到。”

被指为虚假大学的“上海经济贸易大学”,不仅学校地址仅模糊地标称“上海市松江大学城”,学校网站上的内容和照片也令人啼笑皆非。院系设置在多处都不统一、成立时间也有两个说法,就连标注为校园照片的图片也盗用了沈阳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等高校的图片,而一则名为“我院积极参与省教育纪工委组织的诗词吟诵活动”的校园新闻更是直接拷贝了南京林业大学的新闻稿件,正文连标题都没有改动。

和“上海经济贸易大学”的山寨网站相比,“上海工业科技学院”的网站显得“正规”许多,学校不仅接受网上报名,在首页还将所谓的“知名校友”滚动展示。然而,经搜索发现,这些所谓的知名校友居然是假大学间“共享”的。一所同样被榜单认定为假大学的“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不仅官网与“上海工业科技学院”长得像双胞胎,连校友的名字、职务和背景资料都是一致的,两所“野鸡大学”背后是否是同一团队在操控?这里面的关系耐人寻味。

“野鸡大学”为何如此猖獗?业内人士透露,这类山寨大学往往通过中介等渠道招生,而非公开招生,监管和追责难度很大。“一般都是通过介绍人获取低分学生信息后定点‘攻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这些所谓的“大学”,往往承诺不需要高考分数就可以被录取,且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以此吸引学生和家长,可这一点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熊丙奇指出,要治理这种教育忽悠、诈骗,除了要破除学生和家长唯学历论、唯文凭论的思想,转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老观念,还需要从加强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推进教育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野鸡大学”招生路线图

近期,有网站曝光称中国多地有百所虚假大学。调查结果显示,“野鸡大学”背后早已形成一条泄密考生信息、进而“定向”招生的利益链。

“XX学院欢迎学生报考”“XX大学高考分数不限,颁发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高考前,考生小李家的信箱里就塞进了不少这样的招生广告。而随着高招进程的启动,他的手机还开始收到各种学院、大学的招生短信。“我很纳闷,自己的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

一名自称能提供“考生名单”的卖家称,自己手里有安徽、四川、广东、江西等地的低分高考生名单。其中,400分以下的安徽考生名单就有2000个,要价500元。当要求其提供样本时,对方提供了江西省的“样本”,里面记录了“江西省进贤县第一中学”的28名毕业生的姓名、分数、文理科、性别、高考准考证号、身份证号以及联系方式。信息泄露之后,低分考生就成为各大“野鸡大学”的重点关照对象,让考生和家长不胜其扰。

那么,“山寨大学”又是怎样的呢?曾经被媒体曝光过的“上海大同学院”至今依然一副招生如常的模样,而其所谓的招生负责人更是“雷语不断”。

“上海大同学院”在首页链接了所谓的“我校假冒网站并予以曝光”的稿件以显示其正规度。然而打开这一链接就可以看到,所谓的“新华网”其实是地方网媒“新华报业网”,来源赫然写着“羊城晚报”,所谓的“记者刘琳琳”也与新华报业网的责任编辑同名。

更有意思的是,当以考生名义拨打了“上海大同学院”的招生电话,一位姓顾的负责人竟然说,大同学院“其实是私人操作的民办成人学校”,“比二本还差”,“是给社会上的人买文凭用的”。“到大同(学院)来,哪怕教育质量不好,学历和学位都是全包的,都是印出来的。”

明明是招生电话,为何却唱衰自家学校?原来,这位负责人除了负责在大同学校的招生工作外,还“兼职”做知名高校插班生的招生工作。他宣称“可以让学生插班上北大、清华”,“和考进去的学生是一样的,和他们一起听课住同样的宿舍,受同样的教育”。在多番询问之后,他才坦承说,上的是高校的成人学院也就是继续教育学院,“学历肯定有的,是继续教育学历,但是要北大的学位蛮困难的,(清华北大)里面的学生也不一定拿得到。”

插班真的是想插就插?顾姓负责人说,校方对插班生并没有分数线的要求,“不过有名额限制,比如今年只有50人,再多就不收了。”至于专业,则是进去再选,到时想选什么专业要看开不开,“有没有总归先进去再说”。顾先生还说:“你要是不放心我带你去北京看一趟也行的。”

“李鬼横行”背后是“李逵无力”

从“野鸡大学”到“中国假大学”,“教育李鬼”不断易容改貌,让人不禁替学子们捏一把汗。如果“李逵们”有力行其道,“李鬼们”还会那么猖獗吗?

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李鬼”盯上的是家长的要求:咋地都要上大学;瞄准的是学生的心态:有文凭即可,学什么再说。社会上对文凭病态般的崇拜,自然让文凭成为敛财工具。

这不能怪学生,“学什么无所谓”在整个高等教育圈里普遍存在,“专业不喜欢”“大学吃喝玩”“就业靠爹娘”成了“顺理成章”的求学路径。许多地方的高等教育就像是“空心汤圆”,外衣美丽,但大学四年的收获也就剩下毕业时的那张纸。

也不能怪家长,毕竟在社会上,这张纸太重要了。归根结底,我们对人才的评价,始终走不出文凭高于能力的思维定式。西方人“辍学创业”这类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更要命的是,太多按照我们这一评价体系拿到正规文凭的毕业生们又难以立足于社会。

说到底,要消解社会的“文凭情节”,打击“李鬼”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让“李逵们”都站出来。试想,如果学生在求学期间都能有切实的收获,提高自身能力,文凭又岂会是大学的全部;反之,空有文凭的学校即使上了也是浪费宝贵光阴。这样一来,恐怕不单是“李鬼”,就连一些不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正规高校都要自危。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想方设法让更多学校做好“李逵”,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脚踏实地,积累口碑,以学生为重。虽然相比论文排行、学科评比,这些难以考核,但必须作为衡量高校发展的软指标。不然,“李鬼”横行,“李逵”必然无力。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慎防假大学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