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开学三大件”变迁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考最新资讯  
编辑点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件:钢笔、换洗衣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件:钢笔、收音机、手表等,上世纪九十年代 大件:录音机、手表、小风扇等,2000年以后大件:手机、MP3、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等。本文将为你盘点开学“三大件”的变迁。

9月入末,熙熙攘攘的“开学季”也已接近尾声,新生们的开学装备也成了每年众人关注的例牌。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iphone、ipad、单反相机等在大学生中间越来越普遍,更几乎成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的“入学必备”、“开学三大件”。而倒数至几十年前,钢笔、手表等现在的寻常物品也成了那些年的特殊记忆。
开学三大件,你带了什么?羊城晚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回忆那些年,他们的开学“三大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件:钢笔、换洗衣服
大学生反而减轻家庭负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人民都还在追求温饱。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
今年77岁的陈爷爷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半个世纪前的大学生活。
由于当时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读大学的几年中,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等,全由国家包了,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家里少一个人吃饭,反而减轻了负担。”陈爷爷笑眯眯地说着,“新生报到时,很多学生都只带一件行李,因为学校不收学杂费、不收讲义费、不收伙食住宿费,连洗澡费也不收,有的大学生在校时甚至还享受公费医疗。”
“当时的大学录取是推荐制和考试结合,我1959年在部队成为干部,然后就被推荐去读大专,1960年到196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读气象专业。当时上学跟现在是反过来的,读中学费用是要自己付,能上大学的,费用基本由国家全部承担,生活用的被褥、脸盆等,还有学习用的讲义、笔记本之类的都是由学校发,学生一般就需要自备一支学习用的钢笔,每月还会得到20多元津贴。因为我是部队干部身份,每月领工资,所以需要交12元/月的伙食费。”陈爷爷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大件:钢笔、收音机、手表等
走出农村是唯一理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历十年“文革”,高考刚刚恢复,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既十分渴望知识,也很吃苦耐劳,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开学时,脸盆、水瓶、被褥,这些简单的日用品便成了大学生踏入校门的基本装备。
而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渐渐改善,收音机也流行了起来,爱时髦的同学手腕上基本上都会戴一块表。但由于当时通讯设备仍不发达,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所以钢笔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必备。
这时候,钢笔、收音机、手表成了新三大件。但对于一些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仍然遥不可及。
阿华是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系82届的学生,幸运地赶在恢复高考后不久走进大学校门。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恢复高考,对于他们这一代的人来讲,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
“那时候没有想过读什么大学,甚至没想过读不读大学,参加高考的时候理想就一个:走出农村。”他感叹说,“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农村户口的人吃谷,城市户口的人吃米,我们农村户口的人穷怕了。”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阿华努力学习,希望成为一名大学生。得知自己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时,他一个晚上都握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得睡不着。
入学时,他挑着一桶行李来到学校,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乡下带来的。“以前农村人用的是那种很大、很高的铁桶。一到广州,别人一看对方提的是什么桶,就知道他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那时候,想买个塑胶桶都很难。”
所幸,当时读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到学校之后,家庭贫困的同学还可以跟学校申请助学金。一等奖学金是每个月24.5元。“当时24.5元已经够一个月的伙食了,一份排骨才两毛五。”阿华说。当然,城里大学生和农民大学生还是有区别的,“宿舍唯一一个城里人有点看不起我们,他从家里带饼干过来,要我们用纸巾夹着饼干来吃。”
那时候,上学的路途也很艰辛。“从家乡到广州,是‘两头黑’:早上五六点坐车从家出发,天还没亮;晚上八九点才到广州,天已经黑了,途中还要吃两顿饭。当时也没什么娱乐,学生没有收音机,学校有时候有广播听一下,电视没有几台。”阿华说。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最新资讯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