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改革思考:外语和母语学习一定矛盾吗?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英语改革  
编辑点评: 从2016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分值将下降50分,同时实行一年多考,很多人猜想,持续30多年的英语热会降温吗?此举是否对哑巴英语是否有帮助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全球语言市场里的博弈

语言经济学的观点是,语言在世界上或某一国的分布往往反映权力的分配

吉林大学博导刘德斌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办理出国护照时,上面除了英语还有法语,但现在,法语已经消失。

当联想公司宣布官方语言是英语时,究竟意味着什么?

语言经济学的观点是,语言在世界上或某一国的分布往往反映权力的分配。正是经济力量,使得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黄少安认为:“一种语言在世界的地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母语国的经济实力,一国经济实力越强大、对世界影响越大,学习该国母语的越多;二是该种语言的学习难度或学习成本。如果语言学习难度太大,即使该国经济实力强大,也会影响该语言的通用程度。”

全世界大约3.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大约2.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大约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在接触英语。说英语是走遍全球的语言并不夸张。

在这样的趋势下,汉语的未来是什么?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85万人。英国计划到2016年,将英国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增加一倍,达到40万人,而去年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只有3%的小学和9%的中学有汉语课程。2%的学校表示曾开过汉语课,后来取消了。

据说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排行”中,汉语名列榜首。难度以及师资匮乏,成为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瓶颈。

关于中美发展趋势和语言竞争,一直有多面的看法。

2000年,张元导演的《疯狂英语》在多伦多首映。片末,李阳以一贯的自信断言,“下个世纪将是全世界说中文的时代。”全场哈哈大笑。

这也许并不是疯狂的预言。《纽约时报》曾刊登的《2040年的中国》写道,“到2040年时,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比比皆是。”2040年,正是高盛预测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一年。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是否会成为统治性语言?长期看,“中国人太多了,完全有可能!”英语教师王忠山说。但刘德斌认为,很长时间内改变不了英语的地位,“中国没有更加强大以前,英语不仅该学,而且应该成为传播中国软实力的手段。”

延伸阅读

“Long live Chairman Mao”“Welcome to Beijing

口号里的中国英语学习史

“我们要征服英语!”这样的口号让《纽约客》评价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他可能是全世界唯一能让自己的学生学英语激动到泪流满面的人。”

而“文革”期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能做接班人……”是流传甚广的政治口号。

在当年有限的英语教学里,“LongliveChairmanMao”(毛主席万岁)是课堂最常用的语句。

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

中国人的正规英语教育,至今走过150年。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启动系统的英语教育。1902年清政府发文明确,全国的中小学课堂外语课以英语课为主。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英文“民主”与“科学”的音译。

1954年,英语的第一外语地位被俄语取代,1964年又因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得以恢复,“文革”到来后则再次陷入大范围崩溃。

改革开放后,第一次高考没有外语,除了外语专业考生。1978年年初,《北京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以革命导师为榜样努力掌握外国语》写道:“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被许多人看作号召学外语的信号。

《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1981年颁布,出国热、托福热兴起。

1982年开始,许多城市的院落响起伦敦口音的英语对话,人们跟着央视播放的《跟我学》(FollowMe)学英语。第一轮英语热开始。《中国日报》当年写道:《跟我学》在中国拥有1000万观众,与我国现有的电视机台数吻合。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一年开始,英语成绩按100%计入总分,至今刚刚30年。

攻克英语,振兴中华

上世纪90年代,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出现,贡献了“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语,让三亿外国人说一口流利汉语”等口号。李阳的学英语核心口号是“攻克英语,振兴中华”。“振兴中华”源于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时提出的口号。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明确提出从小学3年级开设英语。实际上,部分大、中城市已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

2002年,李阳登上春晚,带领中国人大喊英语过春节,成为英语学习全民运动的偶像。

“Welcome to Beijing

跨入新世纪,英语热步步升温。

距奥运会1000天时,北京市民讲外语组委会提出“迎奥运1000天,说英语1000句”的口号。大多数接受培训的市民,学会的第一句英语是“WelcometoBeijing!”

新加坡导演莲·派克2008年访华时,专门拍了一部名为《为英语疯狂》的纪录片。

英语培训机构最广泛的宣传口号是“来××学习英语,从此改变人生”。

在12月7日关于高考改革的网上讨论中,一位厦门网友写道:“为了孩子的将来能进入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须努力学会英语啊!”

数十年来,资讯、观念、生活方式,都在与国际潮流加速互动,“与国际接轨”成为流行至今的口号。

从“狠批洋奴哲学”到“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与国际接轨”,从德先生、赛先生到“Welcometo beijing!”,口号中国里,百年间,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英语改革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