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成高风险投资:欠钱上学不如初中去打工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大学就业前景  
编辑点评: 又是一年毕业季,也是高考放榜的日子,但部分孩子学习观念与过去大不相同,“读书无用”论很有市场,这不得不反思现时的教育政策。

4年下来,刘明瑞支付了约10万余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这个家庭的全年纯收入仅1万余元。为了供儿子读书,刘明瑞欠下了3万元外债。好在儿子从小便独立,他假期都在外面打工。

父子俩极少联系,刘明瑞甚至要借助女儿的手机才能翻到儿子的电话。他从电视上看到了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各种报道,做父亲的隐隐有些担心,但又无能为力。一些家庭有孩子大学毕业,便家族总动员,帮忙找工作,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找不到可以借助的外力。

儿子最近一次打来电话大约在一个月前,“我在一个方便面厂给人做营销,挣不了几个钱,养活自己够了,慢慢来吧。”刘明瑞相信儿子能自己闯出一番天地。

村里另两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父母颇有怨言,“欠这么多钱供他上学,孩子打电话说,工作不好找,一千多块的薪水,还没保险,不如初中毕业出去打工的人哩。”

地域不同,情况亦有所不同。在广州上大学的小威今年毕业,他坦言就业没有太大压力,压力在于父母让他回河北找工作,他最终选择留在广州。“在这里,只要去找,就业机会很多,回去了可能没这个条件。”对小威来说,农村孩子上大学,专业与非专业并不重要,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父母含辛茹苦地帮自己找到这块砖,就要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小威的母亲从前是一位乡村代课教师,她觉得,不管多难,也要把孩子们供出去,“钱啥时都能挣,正经学习就那么几年,上没上过学终究不一样。”“某某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虽然常有闲言碎语,但在刘河北村,很少有家庭主动让孩子放弃学业。这个常住人口仅有千人的小村,近几年有数十人走进了大学。大多数有孩子上大学的家庭背负外债。

偷走了学习的劲头

就业的压力最终传导到底层。与家长们的鼎力支持不同,新一代孩子的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撤点并校后,刘河北村的适龄儿童要到孙河北小学就学,校长孙西明察觉到了这种不同。

尽管家长们都愿意倾其所有供孩子念书,但部分孩子的学习观念与过去大不相同,悲观的“读书无用”、“读书亏本”在孩子们中很有市场,不信学习改变命运,一门心思学习的劲头从许多孩子身上消失。

孙西明认为,这种观念的变化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近几年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薪水不如农民工高的现象;二是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年轻的家长们大多仅限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三是高校扩招后,大量学生找不到工作,农村孩子不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阶层通道变得狭窄。“孩子们只看到了表层现象,又得不到正确观念的引导,厌学、读不下去,这种情绪就会传染给其他孩子。”孙西明说。

这种情况到了初中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今大部分乡镇仅有一所公立初中,奔波、寄宿,都考验着孩子们的定力,许多乡村孩子到了这一阶段,学习更为困难,中途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但什么是真相,每个个体人生经历和教育水平不同,亦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有的家庭来说,孩子早点步入社会挣一份工钱是正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跳出农门的良好途径。

只不过,越来越多的残酷事例还在村庄口口相传,冲击着人们的旧有观念。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是:有一对堂兄弟,堂兄初中没毕业便去南方某厂打工,凭借着勤奋、踏实,被老板相中,成了生产厂长,堂弟十年寒窗苦读,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无着,漂泊两年后,无奈投奔堂兄。

那些已经走进大学的学生,即便没有找到理想工作,鲜有人回到村庄,碍于面子或其它。

在家门口做小工,每天的工钱至少150元,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仅一千余元。有人担心这种亏本的教育投资会让村庄成为“输血机”。这些现象都让孩子们困惑,但他们找不到真相。

正午,忙完了农活的刘河北村村民正三三两两地蹲在门口闲聊,一位妇女骑车路过,众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她儿子上大学了,弟弟在北京工作,孩子工作不用发愁。”一位村民介绍说,多年前,那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顺利晋京,现在的孩子不得不直面这样一个现实,一走出校门,就要在人山人海的求职大军寻一杯羹。

相关链接

高考弃考人数以每年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

今年的高考总人数继续下降,与去年相比,下降了3万。但在下降了的高考人数数字背后,是大量的高考弃考人数,专家预计,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前几年规模稳定在八十几万人的数字之后,弃考人数在今年或将达到100万。100万人,为什么会选择放弃高考?在就业难的季节里,这或许会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高考人数的变化,在2009年成为分水岭,当年全国有102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高考人数首次下降。有分析称,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背后是出生率下降导致学生人数减少,以及弃考人数的增加。

弃考现象为媒体关注较多也是在2009年,当时的湖北省就对外公布,当年有2.6万名学生弃考。同一年,重庆市也有上万名学生没有出现在考场中,当时重庆的高考报考人数是19万多人。全国范围内,当年有84万高中应届毕业生没有参加高考。2009年之后,高考人数连年下降,从2010年的957万人到2011年的933万人、2012年的915万人,今年则再减少了3万人。

高考人数下降,弃考人数在3年内保持在80万左右的规模,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测算,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为100万人。对这一说法表示支持。他说,如果算上中途弃考和考完之后不填志愿的学生,人数可能还得增加几十万。

为什么弃考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农村孩子能读重点大学的仍是少数。很多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二本’‘三本’,就业却非常困难。”贵州省大方县六龙镇中学副校长李红认为,一些高中毕业生外出打工,在私营企业每个月也能挣到两三千元,这更促使许多学生放弃高考。他说:“大学生就业难与打工收入不错。两者一起作用,让高考作为农村孩子上升渠道的优势地位被弱化。当地不少学生提早到高二、高一甚至初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此外,一些高校学费昂贵而就业效果不佳。这也导致了许多即使有心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宁可打工也不选择高考。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大学就业前景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