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漫话清高》教学建议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漫话清高  
编辑点评: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教学建议

可参考下面的程序教学这篇课文。

一、新课导入

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用“清高”一词评价他人。“清高”为何意?在这一课里,学者金开诚以“漫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解了“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思想行为在今日社会中的表现。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将全文浏览一遍。

2.精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找出自己认为难理解的或是关键的语句。这些语句可能包括:

(1)清高的“清”,意思比较明白,无非是为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至于“高”的含义,则似乎不同于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是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僻的意味,或者可以解释为孤高。

(2)道理虽然说不清,但关于许由的美谈却事实上给清高规定了一个模式,即凡是显贵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后来显贵又扩大为富贵,即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

(3)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实”;但如果在“实”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

(4)清高是褒义词,但也不算很高的评价,然而古人评定清高却又是相当严格的;说严格却又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相当模糊。

(5)至于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种种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从抽象的道理上说,清高与市场经济几乎是绝不相容的,但实际情况却使人感觉到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这似乎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正反互补思想的奥妙。

师生确定一些需要共同讨论的语句,根据情况制成投影片或写在黑板上,也可以做成powerpoint放映。

3.学生分成小组,先讨论上面那些语句的含义,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再找出课文中写到的许由、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的例子,说说作者举这几个例子分别想说明什么问题。讨论不能流于形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指导的作用。

4.全班共同学习最后一段,讨论“清高”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应该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例如:当今社会鼓励人尽其才,青年人应该放弃“清高”的观念,积极投入社会、发挥才干,去争取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市场经济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惟利是图,作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还是要保持一点“清高”的操守,等等。

5.知识巩固。

带着由交流讨论形成的新认识重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解题指导

一、设计本题,意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出文章的线索,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下面的参考答案可作为本文提纲。

1.许由和陶渊明的例子说明在传统的历史文化心理中,有才能而不趋同社会主流的人通常被评价为“清高”。许由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机会,却不屑于为人君;陶渊明不愿做官,却以过人的诗才扬名──虽然诗才不一定证明他可以做官。

2.李白、孟浩然的例子说明“清高”标准在人们心目中的不确定性。李白的例子证明标准的严格,孟浩然的例子证明标准的模糊。这种标准的不确定性,说明“清高”不是一个非弄清楚不可的重要概念,虽然这个词含有褒义,但也算不得是对一个人的较高评价。

3.“清高”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延续了下来。没能发财致富的人自视清高,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发财致富甚至既富且贵的人如果讲一点清高,被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所以“清高”这个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对“清高”这种历史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结合现实社会情况对它的内涵进行新的阐发。

最新2024漫话清高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