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新增考点:民俗汇编

所属专题:2015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汇总  来源:    要点:北京高考语文复习  
编辑点评: 北京市2014年高考新增了民俗这一考点,民俗的难度不太高,但内容较多,考生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今天小编为大家汇总我国的民俗有哪些,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

2014年北京高考增加了民俗相关的内容,有很多家长考生很家长觉得民俗就是要考对联,其实民俗的范围很广,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相关的体现形式也多样,高考增加对考生民俗知识的考查,主要出发点是增强考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借用这个平台,把《国学》中的民俗给大家做一个汇编,希望给2014年的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民俗

日、气、朔

日、气、朔是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中国最早的纪日法是干支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甲子,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轮流循环使用。

“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从冬至开始,每隔一个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气;其余十二个,如:小寒,立春,惊蛰等都叫节气。

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月亮绕地球转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它的速度变化的周期叫一个近点月。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它的变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认为就是一个回归年。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均匀,所以每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根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对平朔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中国古代的民用历法根据气、朔的变化,可分三个时期:1.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气、平朔时期。2.从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气、定期时期。3.清代以后,是使用定气、定朔时期。

古时的计时

古时一般用时、刻、更、点来计时。古代计时法基本上为十二时辰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西周时就已开始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呋、晡时、日人、黄昏、人定。后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取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所以又叫做地支计时法。以二七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换算成现在的计时就是:一天十二个时辰即一个时辰是2小时;每个时辰八刻,即每刻15分钟。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戌时为一更,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亥时为二更,就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子时为三更,就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为四更,就是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寅时为五更,为凌晨三点到五点。“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合现在的24分钟。如“三更两点”就是指23:48;“五更三焦”就是指04:12。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星空划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大天官。各个天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少不一,少则一个,多则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中官分为太微垣(上垣)、紫微垣(中垣)和天市垣(下垣),共三垣。东西南北四官又叫四象,分别与四种颜色、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分别称作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每一象中又分为七个星宿,东方苍龙之象中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北方玄武之象中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西方白虎之象中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等七宿;南方朱雀之象中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七宿,一共是二十八星宿。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星宿,多以其形象来命名。如翼宿八星很像鸟儿张开的双翼,故名为翼。

紫微垣所在的天区是北天极周围的天区,大致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和天市垣在二十八宿与紫微垣天区之间空隙的区域,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的天区为太微垣,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以北的天区为天市垣。

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方便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用二十八宿作为“坐标”,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星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身体位置,以此来确定岁时季节。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时便是春季正月。

另外,划分了星宿以后,很多星星就用星宿的名字来命名了,像参宿四、毕宿五、心宿二、角宿一、昴星团等等。直到如今,我国的天文学家仍然这样称呼它们。

二十四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夏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冬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后来把“节气”和“中气”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期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相差不超过1-2天。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农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因为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所以被称为农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农历每月的长度以朔望月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小月相互弥补,使每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确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了使每个月中任何一日都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今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加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定农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闺月。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天干地支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

黄历

“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歼始有了房法,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民间在使用“黄历”的过程中,给其添加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黄道吉日

黄道是一周年中太阳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黑道是一周年中月亮在各恒星之间的运行轨迹。这本来是天文学家以地球为中心观察日月的不同运行轨迹,后被星占家们附上吉凶祸福等种种学说。星占家把日辰的十二地支,配上十二个不同名称的值日天神,十二日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轮值一次,周而复始:子日青龙;辰日金匮;申日天牢;丑日明堂;巳日天德;酉日玄武;寅日天刑;午日白虎;戌日司命;卯日朱雀;未日玉堂;亥日勾陈。

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属于黄道吉日。此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其他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六神所值的属于黑道凶日,不宜做事。

当然,黄道吉日未必尽吉,黑道凶日也未必尽凶,这完全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鲺、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至于为什么选取这十二种动物作为代表?有很多种说法。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日: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还有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点击查看2015高考各科复习资料汇总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北京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