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高考院校库 > 西北民族大学 > 学校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是我国第一所正式建校的民族院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于1950年8月成立时为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学校坐落于黄河之滨兰州,建有两个校区,占地2880多亩。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80余人。有56个民族的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人,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民委、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极大关怀。朱德、彭德怀、陈毅、邓小平、李维汉、习仲勋、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费孝通、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给各民族师生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权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权。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56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5个学院,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格萨尔研究院、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伊斯兰文化研究所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和实验中心、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建有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的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口腔医学、电子材料、生物工程与技术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格萨尔学、民俗学和宗教学4个甘肃省重点学科。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近年来,学校获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汉语言和社会学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蒙古语言文学主干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省级教学团队。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1项,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民委教改项目6项。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37项,其中“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项目3项,国务院其它部门的科研项目161项,地方政府科研项目238项;出版专著538部,发表论文7230篇,被SCI、EI、ISTP等收录59篇,CSCD、CSSCI收录607篇。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奖励268项;获各类专利授权41项。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藏文版、蒙古文版)。《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国际期刊指南刊物,民族类核心期刊,被评为“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藏文版被评为甘肃省高校优秀期刊。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225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人为本,助人成功,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进程,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开展学风、教风和师德教育,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两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法、德、俄、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聘请了150多位长期外籍专家和近400位短期外籍专家任教。

甘肃地区其它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