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读完的《论语》: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来源:    要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编辑点评: 《论语》乃国学经典,同学们是否还在为当年错过这一经典而伤心,而悔恨,而自责呢?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本专题与您一起赏析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论语》。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第一•七)

章旨

子夏教人为学从实践人伦之道入手。

注释

(1) 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2) 贤贤易色 是说用尊敬贤人的心来替换爱好美色的心。贤贤,“贤”字作动词,尊重之意;下一“贤”字作名词,指贤德之人。易,替换。色,指女色而言。

(3) 致其身 谓献身为国,不顾生命的危险。致,奉献。

析论

  子夏的观念中,认为为学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伦理道德。他认为“学”之大要是:用尊敬贤人之心来替换爱好美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为君主效力能尽忠献身;与朋友来往,说话诚恳负责。能实践这些做人道理的,虽然说没有进过学,而我一定要说他已经学过了。

  这段话反映孔门施教中关于人格理想的一个重点是: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能尽孝、尽忠、尽信,知识多少并不重要。当然孔门之学,并非轻视知识,而是德行为本,知识为末,以本贯末,以道德知识,融学问于生命之中,此一为学的本质并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知识,这是需加以分辨清楚的。能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必是能时常反省、不断克己复礼的人。孔门之学,既已能成就德行为目的,所以能真正做到以上各点,其人虽未曾学,但其实其“学”已成矣。子夏这番话正凸显了学是已成德为终极目标之义。

  拿本章和《论语》中孔子为学的篇章相比较,可以知道子夏是深得孔子真传的人。

最新2024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