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读完的《论语》:孟懿子问孝

 来源:    要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编辑点评: 《论语》乃国学经典,同学们是否还在为当年错过这一经典而伤心,而悔恨,而自责呢?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本专题与您一起赏析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论语》。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四)

章旨

孔子指出实践孝道,无论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背礼。

注释

(1) 孟懿子 姓孟孙,名何忌,谥懿,孟僖子(仲孙貜)的儿子,鲁国大夫。

(2) 无违 事奉双亲,不违背礼。

(3) 樊迟御 樊迟为孔子驾马车。

(4)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要依循礼;父母去世后,办理丧葬,要合乎礼,祭祀也要合乎礼。

析论

  子女克尽孝道,应体现礼的精神。古代礼仪有一定的差等,不同身份的人各有应守的立法,不容僭越。

  春秋时代,鲁国的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个大夫之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位高权重,经常僭礼;有时使用鲁公诸侯之礼,严重违反礼制。孟懿子属于仲孙氏这个家族,其家族成员中,事亲之际,或许有些僭越礼制的言行,因此,孔子借孟懿子问孝的机缘,扣紧“礼”的精神,阐论实践孝道之方。

  父母在世时,子女事奉双亲,要和颜悦色,善体亲心,不可做出违反礼制的事情,而陷父母于不义。父母去世后,举行丧葬、祭祀等仪节,更需谨慎将事,严守礼制。自始至终,莫不体现礼的精神。必须如此,才算克尽孝道。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个大夫之家,经常使用鲁公诸侯之礼,僭越礼法,陷亲于不义,固属不孝。现代社会中,丧祭之礼,铺张奢侈,或雇儿童,扮演二十四孝;或以电子琴花车演清凉秀,唱流行歌,置礼法于不顾,无哀戚之情,不知“无违”之旨,怎能克尽孝道呢?故知移风易俗,孝敬父母,应自遵守礼法做起。

最新2024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