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中高考改革来临 如何见招拆招?

 来源:    要点:教育专家梁挺福  
编辑点评: 近期,全国多地传出有关中高考改革的信息。针对此次中高考改革的大风暴,本期《沪江专访》,就请国内著名升学规划专家、自主招生专家梁挺福来为我们分享他关于自主招生与中高考改革的专业意见。

>>戳此预约:1月16日梁老师“2014自主招生及志愿填报”公开课

【前言】近期,全国多地传出有关中高考改革的信息。针对此次中高考改革的大风暴,本期《沪江专访》,就请国内著名升学规划专家、自主招生专家梁挺福来为我们分享他关于自主招生与中高考改革的专业意见。

【本期人物】
梁挺福
国内著名升学规划专家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外聘专家
部落主页:http://bulo.hujiang.com/23834926

近期,全国多地传出有关中高考改革的信息。“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学科分数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除北京外,山东从明年起将取消英语听力测试;江苏也传来消息,称正在组织调研新高考方案。针对此次中高考改革的大风暴,沪江专访请到国内著名升学规划专家、自主招生专家梁挺福为我们答疑解惑。

中高考改革“淡化”英语利弊同存

在有次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提出,英语在中国几十年的教学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教育资源,是被炒得“过热”的。

梁挺福之前在接受一个专访时提出,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并没有达到必不可少的程度。梁挺福认为,在中国,人们沟通、交流使用的工具应该是中文,然而在学习、就业等竞争中,英语却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之外,大多数人都不会用到英语,他们绝大多数都学的是哑巴式英语。所以,他对于中高考改革中“淡化”英语的举措表示赞成。众所周知,中高考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指挥棒,对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随着中高考对于英语的“淡化”,社会对于英语的关注和热度也会跟随着下降。同时中高考又提高了语文和数学的分值,这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梁挺福也表示了他对于此次改革的担忧:中高考英语分值下降,然而其他考试是否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大学,英语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科目,之后的考研考博考试中英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如果其他考试不能够做到与中高考接轨的话,在中高考中对于英语这样的安排是否理性是值得怀疑的

梁挺福认为,总体来说,中高考考试英语无论是进行分值上的“瘦身”或者是形式上变成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都是值得肯定的改革。

英语理性回归不会对就业产生必然影响

梁挺福认为,就业的好坏一般与以下两个背景相关:第一个背景,宏观上来说即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不好,市场能够接纳的毕业生也不多;国家经济发展好,则将对解决目前的就业困难提供很大的帮助。第二个背景,微观上即是专业的实用性。实用的专业一般来说相对就业率较高,例如工科专业;而文科专业相对来说就业难度较大,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是比较好就业的专业代表。

梁挺福总结了几点影响就业的因素:第一,专业是否足够优秀;第二,专业是不是社会有长期需求的;第三,学历是否够优秀。他特别提醒同学们,在报考专业时,一定要结合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另外选择国内就业或者国外就业时也需要慎重

大学专业与社会就业匹配度差造成就业难

梁挺福说,每年毕业生们都会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原因,多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第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的专业和社会就业的匹配度特别低。对高校来说,教得好与不好没关系,生源都不会受影响,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在与社会接轨的问题上会遇到很大的挑战。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要适合社会未来的发展,拿正流行的微信来说,它代表的行业将会产生一个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但高校在这方面却跟不上脚步,无法培养出合适、足够的相关人才。

第二方面,现在的大学开始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大类招生。但是在高中对学生过早地文理分科,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尤其是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他呼吁高中的人才培养能做到与大学的人才教育接轨

第三方面就是优秀生源在减少,大学抢生源战愈加激烈。与此同时,国外许多知名大学也在中国抢生源,德国和澳洲等国家的许多大学都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港澳等院校对内地生源也是“虎视眈眈”。这三个方面整合起来,共同影响中国初高中的教学模式,以及大家对升学和就业道路的选择。

自主招生是考上名校的另一块敲门砖

梁挺福写过一篇关于自主招生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说到,自主招生像是一枚硬币,具有双面性,视不同学生而定,有利也有弊。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越来越高,对分数上不具竞争优势的学生而言,希望变得更加渺茫,尤其是如果想考取名校的名专业,难度就更大了。以北京为例,往年各大院校会设置二志愿,来接收一些高分落榜学生。然而改革以后,录取名院校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得许多考生和家长将眼光抛向了自主招生。通过自主招生来获取名校通知书的方式的流行,使得港澳学校和小语种专业变得热门起来。总体而言,自主招生会比去年更火爆,而且这种火爆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梁挺福特别提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参加自主招生的。首先,全国约八十所开设自主招生模式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最低要求——学生的高考分数必须高于当地的一本线,这是一个刚性的要求。其次,自主招生适合的是以下两类学生,第一类是综合素质好,品学兼优,能力强的;第二类是有特长,满足院校特殊要求的。比如清华大学对桥牌打得好的学生以及对蝴蝶有很深研究的学生都敞开过大门。符合相应标准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去参加自主招生,挑战一下自己。

名院校的“个性化”自主招生

梁挺福介绍,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自主招生计划也各不相同。北大有中学校长推荐制,清华有拔尖计划,人大有圆梦计划,其他名院校也都有面向全国的个性化的自主招生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强调,如果学生成长于医学世家,或有直系亲戚从事医学,都可酌情录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按大类来自主招生,例如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的自主招生就分成了五大类。还有的学校分成详细的专业进行招生,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自主招生分为文科理科,每一科又分为四大类,每一类中又明确指定了详细的专业。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接受学生以自荐的身份来报考,另外有一些院校在面试或者笔试过程中进行自主招生,比如中南大学,没有笔试,有面试。如果有面试一般会考两科,文科考察语文和数学,理科考察数学和英语。今年有些院校的自主招生也有了新的变化,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文科,在考查语文和英语的同时,也将会考查数学和化学,这个过程将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如何做好自己的升学以及就业规划?

梁挺福在他举办的很多讲座中都说过一句“顺口溜”:本科奔名校,硕士选专业,博士挑导师。这也成为了他的名言。升学或是就业规划,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长期打算。如果想要本科毕业后立即就业,就应该选择社会需求大,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高分的学生要注重于选好名校,次高分的学生要注重于选择有特色的名校,中偏上的学生要把院校和专业结合起来,分比较低的学生就要优先选择好的专业。在做升学或是就业规划时,应该结合每个人的需求、家庭的背景,以及是否想要读研深造或者出国等多方面的因素做考虑

>>点击查看沪江专访专题

最新2024教育专家梁挺福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