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两会,异地高考问题都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热点。今年也不例外。人民网发表了一篇署名朱忠保的文章《解决异地高考难题需要全国统筹》。本人赞同“解决异地高考难题需要全国统筹”这个观点,但是文章中的一些具体观点不敢苟同。
质疑观点之一:
教育部关于“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当地考生的权益”,家长们其实都能理解,只是希望与城市的孩子享有同等的、公平的高考权。可以说,解决异地高考,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
教育部的所谓“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当地考生的权益”,这个命题无论从机理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不成立的。
这个说法最早出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012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他认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之所以难,就难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一旦放开了北京的高考户籍限制,可能会引发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考生增多,从而影响北京考生的利益,杜玉波表示,这样的问题会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予以考虑。这就是后来国务院转发四部委具体实施的思路。那就是“确定门槛+ 向流入地调整计划”的准入办法。
异地高考问题表面看是随迁子女不能在学籍地高考带来了很多不方便的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异地高考问题的实质是他们希望争取与城市户籍的孩子享有同等的、公平的高考权。而他们在争取这份权利的时候,都首先认为并指责城市户籍孩子享受着他们无法享受的一份特权,这很不公平。所以他们提出了维权诉求。
为了问题简化起见,我们假设一种完全理想化的状态,忽略人口控制等城市可承载能力的影响(事实上能忽略吗?),对随迁子女考生实现最理想的“零门槛”准入,再辅以杜玉波副部长所说的对影响城市考生的利益“在制定招生计划时予以考虑”。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只不过是让占考生人数极少的一部分异地户籍随迁子女考生享受了与京沪广户籍考生相同的权益,而这部分利益是什么?正是他们所指责的大城市本地户籍子女的所谓不公平的特权。而教育部为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向城市调拨招生计划必然侵害了人数最多的那部分高考流出地考生的权益,那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河南、河北、山东等高考大省考生的利益。难道生在那里的考生们就活该倒霉?也许有人可以这样算账:放开异地高考,人口流入大省就会增加高考人数,人口流出大省就会大大减少高考人数,把招生计划从河南、河北、山东等高考大省调往京沪广等省市是十分合理,理所应当的。最好听听这些流出地家乡人民怎么看。你们不留在家乡建设家园,跑到外省去折腾,还要带走招生计划,凭什么呀?家乡人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呀?现行异地高考方案是用偷梁换柱的办法用一个局部的小公平换取了一个隐含的惊天不公平。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曾经在微博上用一句十分精辟的语言讲出了异地高考的本质:异地高考本质就是争取不公平和保卫不公平的抗争。可想而知,权益群体的双方都是为了不公平而抗争,而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门所实施的方案在这里“和稀泥”,这样出台的结果怎么可能实现公平?
以上的分析是忽略了城市承载能力的“零门槛”准入,事实上实施的方案必然是有门槛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肯定会制定较高的门槛,结果使得能够有资格享受异地高考方案在北京高考的非户籍考生就要更少了。这就使受益群体的人数也更少了。随迁子女考生权益群体内部会进一步分化,一些达不到门槛的随迁子女家长这个时候才醒悟:原来我们积极参与抗争的结果是为了更少一部分人分享流入地户籍考生的既得权益,这根本没有我们的份。京沪广底层非户籍务工人员的子女基本上与异地高考政策受益无缘。受到权益侵害随迁子女考生和的流出地考生的总人数更多,更加不公平。
质疑观点之二:
不放开异地高考,是因为本地户籍居民担心,一旦放开,外地生就会大量流入本地工作与生活,就会挤占本地公共资源,加重城市各种负担,其实,这种担心是错误的,更是多余的。因为外地考生在一座城市参加高考,并不意味着将来就一定会在这座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就会增加这个城市的人口,多少人在一座城市参加高考,毕业后却到另外的城市谋职就业。即使他大学毕业后,刚开始在这座城市留下来,当他感觉到在这座城市不再适宜生存下去时,也会辞职离开这座城市,到另外的地方工作。因此,所谓“控制大城市人口”的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担心放开异地高考,会增加城市人口,其实是杞人忧天。
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一个伪命题。上述命题人为地假设了一个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在这个城市参加高考的学生的错误前提。事实上大城市人口增加来源根本就不可能是在这个城市参加高考的群体造。首先,中国的大学遍布全国省市,在一个城市参加高考未必就都考这个城市的大学;其次,即便他们全部都考入这个城市的大学(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毕业后也未必都在这个城市工作。我们就拿城市人口膨胀最严重的北京市来说吧,这些年进入北京最多的非户籍人口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非高学历求职大军,其次是从全国各地考入北京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求学几年来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和喜爱,他们在没有毕业前就开始寻求各种留下来的机会,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未获得留京指标的毕业生在京成功求职。以上两点一方面说明了这些非京籍人口对北京的贡献,北京林立的高楼大厦后面都有他们辛勤的汗水;另一方面体现了北京人民宽阔的包容之心。这两大部分非户籍人口在京结婚生子又为北京逐年产生大量的非户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即随迁子女。根据统计数据非户籍学生目前已经占北京义务教育学生的将近一半。我们上面说的是北京异地高考尚未放开的情况,上述人员来京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从本人和家庭事业发展角度考虑的。一旦异地高考无门槛或者低门槛放开,这个庞大的群体将更会从子女未来教育发展考虑在京长期居留。由于中国人(无论是哪个省的)一向都把子女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策的放开会促使目前更多人群仅从子女未来教育发展就会决策涌向北京,并形成一种趋势。这才是放开异地高考对城市资源造成负担的真正原因。
质疑观点之三:
放开全国异地高考,人口流入大省就会增加高考人数,人口流出大省就会大大减少高考人数,全国每年高考的人数是一定的,此多必然彼少。只要按各省市高考报名人数比例分配招生计划,就既不损害本地高考考生的利益,又能确保异地考生的高考权与公平公正的录取权。
由于造成异地高考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分省计划问题。因此按各省市高考报名人数比例分配招生计划确实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异地高考问题。但是我相信不会有任何一届政府采纳这个建议。由于中国各省教育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因此不排除会出现新的异地高考的走向,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为了能升入更好的大学而在考前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异动。由于招生计划实现了按照考生人数分布的所谓“绝对公平”的分配,高考报名将与户籍无关,考生在任何省市都可以报名。这种方式只要实行一年,大家就都能看得很清楚,相同层次的考生在哪些省市高考最合适,在哪些省市高考吃亏。在北京上海高考将不具备任何优势,北京上海考生可能要到某些边远省份去报名异地高考了。
全国各省教育水平的极端不均衡必然造成优秀学生在各省的分布也不均衡。使得一些居住在人口少而教育发达的优秀学生失去进入优秀高校的机会。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仅拿北京的数据做一个模型。
一般来说,人口多的地区高考报名人数也多。根据北京2010年的数据,人口最多也是最接近的两个区县,朝阳区人口354.5万人,海淀区328.1万人。北京高考全市统一命题。2012年600分以上优秀考生人数朝阳区190人,而海淀区1702人。在海淀朝阳两区总共1892名600分以上优秀考生中,朝阳区与海淀区的比例是1:9。这就是教育不均衡现象在海淀朝阳两区的集中体现。
我们假设600分以上的招生计划为优质高校的招生计划,如果按照考生人数(人口)比例将这1892名分配给海淀和朝阳,海淀将分到909人,朝阳分到983人。海淀的600分以上水平的优秀考生中将有793名(1702-909)无缘优质高校;而朝阳将有793名(983-190)600分以下的考生能有幸进入优质高校。海淀的考生将设法向朝阳“移民”希望在朝阳参加高考。
这个模型放大到全国的两个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省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我相信北京作为首都各个区县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远好于全国各省。朝阳区不管怎么说也是首都最发达的中央商务区所在地,对北京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绝对不是落后的区。可是优秀考生的数字的不均衡竟然如此严重,如果真的在全国实现根据考生比例(人口比例)分配招生计划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我国一下边远省份与内地发达省市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绝不是朝阳海淀的这一点差距。新的高考移民潮将难以想象。
除此以外,这种招生方式不利于高校的发展。我们知道高校的灵魂是师资和生源的有机结合。没有哪所高校不希望招到优质的生源。即便目前在讨论的不维分数的多元录取也只是评价方式和标准的变化,优秀的生源加上优秀师资的培育才能出人才。从上面海淀朝阳模型中看到,如果按照考生人数(人口)比例将这1892名分配给海淀和朝阳,优质高效将不得不放弃海淀的793名600分以上水平的优秀考生;只好被迫在“矮子里拔将军”招收朝阳的793名600分以下的考生。其42%的生源将下降。这对高校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如果从高校发展角度考虑,根据考生比例分配招生计划的改革还不如取消分省计划,全国统一命题划线录取更好些。
也许有人说根据考生比例分配招生计划对教育均衡发展,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有好处。本人认为这与目前我们高校拿出部分名额所做的扶贫计划完全是两回事。推动落后地区发展可以在一定时期给出一些优惠政策,但是那不是一个永久性的办法。长远看是要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独立发展本地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要让他们自己长志气,明白自立自强!这个道理对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县市、一个省、一个国家其实都是一样的。
就拿河南来说,有人一提起河南的教育就诉苦,就爱说河南的人口有多少多少,就爱抱怨985大学没有一所,211大学只有1所等等,看似多么可怜。包括河南省的人大代表,一开两会就慷慨激昂的。要饭吃都觉得理直气壮的。试问,难道人家别的省的大学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怎么不问问人家是怎么建起来的?怎么不问问人家这么多年来在教育方面投资多少?而你河南投资多少?无论在何地,有远见的才会办大学。办大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是看不到短期回报的。1969年中国科技大学迁校第一个选址就是河南,你河南省目光短浅没有把握住送到门口的机会。人家“落难”到了你家门口,你都不给口饭吃,生生地拒之门外。结果让安徽请去了,这能怨谁?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呀!现在羡慕人家别的省都有国家拨款985大学,你早干嘛去了?
我们对上述关于异地高考的三个问题提出质疑,并不是说我们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就非常完美公平。但是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还继续固守分省计划的模式,无论如何调整都不会给出公众所需要的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招生考试改革的新精神,异地高考问题也应当结合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行新的探索。假设真的按照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高考改革思路去做,分省计划将不再存在了。由分省计划引起的异地高考问题还存在吗。我们将关注并遇到的新挑战将是公众对高校公信力的质疑。这个挑战也绝不轻松。从今天(3月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向媒体披露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仍然在考试改革的问题上兜圈子,在涉及招生改革问题除了提到一个主要以高考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还要依据三年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要参考他综合素质表现的所谓“两依据和一参考”来录取以外,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