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下午,一位好心人发现,一名年轻的“流浪汉”已连续三天晚上躺在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里的长椅上过夜了。见此情景,好心人赶紧帮忙联系到“流浪汉”的家人,不曾想,这位“流浪汉”竟是以650分考入中科大的某县当年理科状元,流浪的原因竟然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称“挣钱养家很无聊”(2月11日《成都商报》)。
既然能成为高考状元,相信该生的智力水平不会很差,何至于沦落到街头流浪的地步?对于一个初涉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是常态,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挣钱养家很无聊”,其背后更折射出对家庭和社会,也是对自己责任感的缺失——这也是当下我们的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最为致命的问题。
细想也不难理解,在一个唯分数、唯成绩论英雄的社会背景下,学习成绩好不仅意味着“给家人撑脸”,也“给所在的班级和老师争光”,一旦高考金榜题名乃至成为当地状元,更是“给当地政府争得极大荣誉”,从而一路风光。这也是为何每年高考状元出炉后,学校和各地政府都竞相大奖特奖甚至为其“树碑立传”的主要原因。至于4年后该生将如何走向社会、走上社会将如何,却是全然不顾的。
可惜,“唯分数”这把尺子大多在学校有效,一旦该生步入社会,这把尺子很可能立马失灵,让隐藏于后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诸多弊病一股脑“原形毕露”;而只会考试的学生自己,也会在“一夜之间”发现“荣誉”的光环褪去后,当需要拿出面对残酷现实的吃苦耐劳、责任感、人际交往等诸多“内功”之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一无所有”。于是,巨大的现实落差使得他们中不少人茫然无措,乃至无聊。有的人因而奋起直追,而不少人却成了沙漠里的鸵鸟,选择逃避和放弃。而我们的家庭和学校,给他们教会了多少应对的手段呢?
产品出了问题,责任当然不在产品本身。长期以来,在“唯分数”的考试指挥棒下,罔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生存技能、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联手推波助澜,把学生推向了应试教育牺牲品的位置。更可叹的是,问题都已出现,作为教育主体的家庭和学校仍不知反省。当得知自己儿子找不到工作乃至成为流浪汉后,这位父亲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丢人”:“都没得脸说了”;而其昔日的高中班主任老师仍给这个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当年)高考,只差一点就上清华大学了。”可见,分数高、成绩好就意味着美好前途的意识在多数家长和老师眼里仍然根深蒂固。
当然,除了冰冷的现实逼迫家长和学校做出自身反思外,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还需从考试制度上改变“唯分数”的单一评价,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变一考定终身为考试、推荐、面试相结合,降低中高考分数的权重,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功能,让教育真正回归到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品性心智和生存生活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