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甘星天天向上 原创,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想到怎么学好物理~我只能说这个我真的只是喜欢而已。
从初中以来我就一直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到了高中也就是和原来一样该怎么学就怎么学,没有丝毫的不适感,我想这主要是源自你对一门学科的的热爱吧。好像是有这么一句话,人总是会不自觉的吸引一些与自己相似的人。我想身边也就是有了这么一群人,也就有了这样一个氛围。有神马不懂立马找个人问问,问题不窝着不留着,想到什么问什么总有人告诉你。培养你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我想这就是学好一门学科最最关键所在了。
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也不外乎就是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所有科目似乎做到这些程序,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重要的是能做到。
一 课前预习
对于课前预习,我的建议是简单的翻阅一下教材,看看下节课将要讲些什么就行了,把不懂的留在心里。千万不要刻苦钻研一定要弄懂的节奏,这不是说不行,而是真要是在老师上课前就把没讲的知识点弄透了那就是自学了,那不是预习。首先自学会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去理解知识点,对于高中生,时间应该是最重要的了,对于课上明显会讲得东西。课前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去钻,也许老师两句话就解决了你两个小时都弄不透的东西。其次就是因为课前就已经把老师要教的知识点“弄懂”,这就可能会导致上课心不在焉,自以为老师将要讲的全部都懂了。其实不然,老师有些时候上课所传授的是一些更简单的解题技巧或是某些平时不注意的易错点,这是课前预习一般注意不到的,如果不上课听讲,这一部分也许就落下了,虽然以后题做多了就能补起来,不过远没有上课听讲效率高。所以课前预习要适可而止。
二 认真听讲
认真听讲的重要性我想真的不能再说了。这完全就没有说的必要。老师再平庸也是教了多少年的书,那些方法和技巧也不是我们自学两三天能悟出来的,一节课也就45分钟,认真抓住这45分钟真的能为平时做题节省不少时间。没有什么时间能比这45分钟更高效了。平时上课没听讲的孩纸还是好好听听吧。
三 及时复习
对于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还有疑难解答这几样总的来说也就是课后独立做题了。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作为巩固课上知识,这些题目独立完成后也就算基本掌握课堂知识了。记住一定要能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做题过程中任何一个问题,首先要自己千方百计的去想,没有参考书没有朋友的指点,就是自己靠着老师讲的知识点一点一点琢磨。当自己感觉无力回天的时候再去翻阅各种资料,问遍天下人~这样做题目应该印象就深刻了,知识点也就掌握的牢。不过这只是暂时,对于自己没弄懂的题一定要牢牢记住,并且错过一道题就一定要找出两道相似的题型把不懂的知识点巩固起来,千万本的解题宝典也没有自己的错题集好。所以错题集的使用也是很有必要的。做题过程中不要给自己留疑问,不懂就问是最快的学习方法。老师是最权威的途径,不过身边的同学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不仅能学到更多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样也是促进同学感情的一个手段。
最后的系统总结也就是整理知识结构的时候。上课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里面的格式不需要太工整,自己能看懂就行。课后习题的错题集一定要好好准备,每道题目都可以剪短的附上一句自己错题的原因以便以后注意。当一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将笔记本和错题集整合合并成一本带有知识导图,且有重点难点的错题集~目录上章节最好可以随时查到自己曾经错过的哪些题和此章节重要的知识点。每个学期整理一本等到高考一轮复习,我想任何知识点在你心中应该都是了如指掌了吧。个人经验应该就是这些了~
以下是我认为不错的一些经验,值得推荐,希望对大家有用啦~
一、观察的几种方法
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2、特征观察法:根据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
3、对比观察法:对前后几次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观察进行比较。
4、全面观察法:对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二、过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过程层次:一般说来,复杂的物理过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子过程”构成的。因此,分析物理过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它化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来研究。
2、探明中间状态:有时阶段的划分并非易事,还必需探明决定物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中间状态(或过程)正确分析物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3、理顺制约关系:有些综合题所述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是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要正确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内在联系上把握规律、理顺关系,寻求解决方法。
4、区分变化条件:物理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条件变化了,物理过程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在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由于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物理过程的变化,避免把形同质异的问题混为一谈。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R=U/R、E=F/q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2、注意因果对应:任何结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
3、循因导果,执果索因:在物理习题的训练中,从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因果分析,有利于发展多向性思维。
四、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来源于生活、生产和实验。如鱼的体型是创造船体的原型。原型启发能否实现取决于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与头脑中的表象储备有关,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争取用学到的知识予以初步解释;
2、通过课外书、电视、科教电影的观看来得到;
3、要重视实验。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同类的个别对象中发现它们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较小范围的认识扩展到更普遍性的,较大范围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概括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高级形式的、科学的概括,这种概括的结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这种概括称为概念概括;另一种是初级形式的、经验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征的概括。相似特征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舍弃它们不相同的特征,而对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概括,这是知觉表象阶段的概括,结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级的。要转化为高级形式的概括,必须要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对各种事物和现象作深入的分析、综合,从中抽象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的属性。
六、归纳法
归纳方法是经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论建构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为认识物理规律作辅垫。第二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比较法返回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辩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七、类比法
类比是由一种物理现象,想象到另一种物理现象,并对两种物理现象进行比较,由已知物理现象的规律去推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规律,或解决另一种物理现象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类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识系统内部进行,还可以将许多物理知识与其他知识如数学知识、化学知识、哲学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类比,常能起到点化疑难、开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设推理法
假设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研究对象,根据物理过程,灵活运用规律,大胆假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内容:
1、物理过程假设2、物理线路假设3、推理过设4、临界状态假设5、矢程假量方向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