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211天”、“离一模还有77天”、“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
11月8日,乌市第23中学高三七班,醒目的倒计时牌和大行的励志格言挂满了教室的墙壁。刚刚开完学校高三家长会的家长们回到教室,找到自家孩子的座位,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汇报情况。
虽然211天听上去好像还很远,可是,第一轮复习加上月考成绩,已经让学生们感到了压力。而一次又一次的家长会,则把压力的砝码逐渐加在家长的心里。
几乎每个家长的表情都是凝重的,心里都是翻腾且没底的。高考,这看上去是孩子的人生一考,更像是每一位家长的人生大考。其实,在每一个有高考生的家长心里,都有一个倒计时牌,他们已经根据这个时刻表放弃着自己的计划,调整着自己安排……
“想离婚的,现在忍着,你二十年都忍过来了,再忍几个月不行吗?”
“想吵架的,现在不要吵了,等孩子考完了再吵,时间多着呢!”
“不要再给你的孩子说,我们这辈子算是完了,就看你了!你这不是在激励你的孩子,是在给他压力,他会很害怕,我的爸爸妈妈才四十几岁就完了,就不行了,我怎么办?”
在高三家长会上,校方给家长们播放了一段教育专家的视频,专家的这些话让表情严肃的家长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很多家长拿出小本在记录,更多的家长在反思自己。
很多已经经历过高考的考生家长都说,孩子进入高三的这段时光,是自己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因为他们经历的不仅仅是行为上的全力以赴,心灵上的全力以赴,更是对自己的一次全新的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包括重新学会包容,重新学习不再抱怨,真正领略到安静的力量所在。一位家长说,只有自己先安静下来,才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最为重要的是,这是最需要父母陪孩子一起走过的一段日子,在这一个又一个看似煎熬的日子里,我们以往种下的种子,已经悄然结出果实,当我们在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最该反省的是,当初,我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种下了什么?
王兰的儿子即将高考,她说:相信儿子也是一种支持
11月8日下午,乌鲁木齐市迎来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处理完工作中的一些急件后,在乌市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王兰向部门主任请假,去乌市第23中学给上高三的儿子开家长会。
雪下得不紧不慢,王兰的心里却充满了纠结与焦虑。一下雪,公交车走得慢,她怕迟到,又怕开完家长会,刚好赶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不好坐,而下课回到家的儿子没饭吃。
于是,她赶紧搭出租车跑回家,做了一锅抓饭,这样,就算她回来晚一些,儿子回家也能吃上热饭。
王兰一边看表一边等待电饭锅上表示煮饭完毕的小灯亮起。那灯刚刚亮起,她就迅速关掉电源,冲出家门,往公交车站跑。
这是儿子自9月开学以来,学校开的第二次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时,王兰突然意识到高考真得来了。那天,学校的领导都来了,他们个个神情严肃地发了言,大意就是学校在全力以赴为考生创造更好的条件迎接高考,希望家长们也全力以赴,陪孩子一起走过高考前的这段时光。
应该说,那之前,王兰对儿子的高考并不是特别重视。这些年,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十多年前她得了一场大病,险些丢了命。当时,她的儿子才6岁,得知病情后,她悲哀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陪着儿子成长,不能看着他背着小书包去上学了。可一转眼,儿子就18岁了,马上就要高考了。由于曾经经历过生死,王兰对人生中的种种渐渐看淡。儿子上高中后,王兰见他学得辛苦,压力又大,甚至建议他:“儿子,别考大学了,学门手艺,早早自立吧。”可是,儿子却不愿意,他说:“我现在才明白,要想有个好前程,就得好好学习,而考个好大学是第一步。”
在学习上,王兰从不逼儿子,相反,她常常提醒他早点睡,不要太累,她常在儿子耳边唠叨:“儿子,人这一生,身体最重要,如果没有了身体,你再有才,再有志向,也走不远。”可是,儿子正值青春期,根本听不进去母亲的话,只顾拼命往前冲。这让王兰很忧心。
王兰的丈夫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但他没有多少文化,不太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他一直用激将法来打击儿子。儿子中考前,他总说:“你要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去上职业高中,早早工作挣钱,也省得老子为你操心。”为此,儿子与他争吵过几次,说父亲看不起他。儿子上高中后,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要考不上好大学,就不要上了,赶紧工作去。”儿子常为此和父亲闹意见,他觉得父亲对自己太没信心。
第一次家长会后,王兰意识到高考真的来了。看到周围家长们焦虑的神情和为孩子全力以赴的劲头,她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超脱了。那一天,身处几百名热血沸腾的家长中,她感到自己好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中,被人群裹挟着向一个她并不想去的地方冲。
回家的路上,王兰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她语气激动地对丈夫说:“今天晚上,我们家得开一个家庭会,重点讨论儿子的高考问题。”
那一晚,王兰一家三口在一起说了很多话,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最后,王兰对儿子说,爸爸妈妈在学习上帮不了你,只能给你当好“后勤部长”,保证你的营养能跟得上,我们相信你能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儿子一向板着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说:“学习上的事情你们不要操心,我自己会处理好的,你们只要给我信心就够了。”
那以后,王兰和丈夫互相提醒,要充分相信儿子。丈夫不再用激将法,王兰也不再显得那么超脱,但她时常提醒儿子,不要太累,要注意锻炼身体。
那一天的家长会开到很晚,走出学校时,天已经黑了。在不停飘落的细雪中,王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知道,长路漫漫,她得和丈夫陪着儿子一起走过这漫长而艰辛的高考之路。
家长会结束时,班主任让每位家长在一张小纸条上给孩子留下一句话,王兰用心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儿子,用心学,用心考,用心享受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
何莉的女儿正在上高三,她说:现在我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
“有句话说舍命陪君子,我现在是咬牙陪女儿。”家住乌鲁木齐市解放北路一小区的何莉苦笑着说。
何莉说,每天早晨,定好的闹铃声还没响,她就醒来了。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她多想在温暖的床上再躺一会了,可是不行,她得起床,她得给女儿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尽管头一天晚上都做好了准备,也问好女儿想吃什么了。可是,每天早晨,她还是要问一遍女儿,想吃什么。她把至少两种早餐的搭配方法报给女儿,女儿总是犹豫片刻,然后才说出她想吃的早餐种类。
在女儿如厕、刷牙、洗脸的过程中,何莉一直在厨房里忙乎着。等女儿从卫生间出来,她刚好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桌。从女儿上高一开始,何莉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只是,那两年,她可以稍稍放松一些,有时候,一包牛奶,几片面包也能打发一顿早餐。可自从女儿上高三后,严格地说,自从她开了第一次高三学生的家长会后,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太不在意了女儿的吃饭问题了。那次家长会上,让何莉记忆深刻的是一位母亲的现身说法,她讲述了自己当年是怎样让女儿从一名差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她如何给女儿在早餐和晚餐上保证了充足的营养。言语之中,充满了谆谆教导,听得何莉热血沸腾,回到家后,她就学着那位母亲的样子给女儿设定了食谱。
除了早餐,还有晚餐。为了让女儿吃到可口的晚餐,何莉常常中午在单位加班加点,完成报表,下午向主管请假提前下班去买菜。每天晚上,她都尽可能地变着花样给女儿做饭。可是,女儿有时心情不好,看到母亲精心做的饭菜却没有胃口。每逢这个时候,何莉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已是人到中年,身体发福,血压也高,医生让她控制饮食,少吃肉。有一段时间,她尝试着不吃晚餐,体重稍有下降,人也精神了许多。可是,现在,每天晚上,面对女儿吃不下的饭菜,倒掉可惜,放着明天又没人吃,她只好塞进自己的肚子里。她说,要不是为了女儿,她完全可以不用做晚饭,因为她丈夫很少回家吃晚饭。但为了女儿,她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得更丰盛。
何莉常对丈夫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现在都成锅婆子了。”丈夫说:“那咋办?还不是为了女儿吗?我也成了洗衣工了。”
让何莉心里更加难受的是,尽管她和丈夫这么辛苦地为女儿做着一切,女儿却似乎并不领他们的情。反而离他们越来越远,晚上吃完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学习,很少和他们交流。
只有在饭桌上,何莉才有机会和女儿说上几句话,那还得看女儿当时的心情如何。学习上的事情她一般不敢问,一问,女儿就没好气地说,我不是天天在学嘛。有时,她劝女儿多吃点,女儿也只淡淡地说三个字:“吃不下。”
女儿从小的衣服都是丈夫在洗,上初中后,在何莉的反复教育下,她才开始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可一上高三,学习时间一紧,她常常把换下来的袜子扔在地板上,内裤也塞在某处。何莉几次想发火,但想到女儿现在处在高考的特殊时期,也就忍下了。她把女儿的袜子分配给丈夫洗,内裤则由自己洗掉。
何莉说,自从女儿上高三后,她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在围着女儿转。以前,她和朋友们过一段时间就要聚一聚,可现在,她几乎每次都缺席,后来朋友们知道她家有高考生,也不叫她了。她说:“我现在每天都感到自己正面临着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考,这种煎熬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
有时何莉会对丈夫发发牢骚,说她已经忍耐到极限了。丈夫说,那就咬着牙再忍几个月吧。何莉说她现在盼望着高考快快来临,不管女儿考上什么学校,她都会高高兴兴地把她送到学校。她有些无奈地说:“这个女儿,让我和丈夫惯坏了,我希望她考到内地去,也许,只有离开我们,她才能真正长大。”
2013年高考,李淑敏的女儿考上了复旦大学,她的经验是:过度照料是害了孩子
2013年的7月,李淑敏的女儿考上了复旦大学。回想起同事、朋友们当时羡慕的目光,李淑敏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笑过之后,她说:“那段日子我总算熬过来了。”
李淑敏从乌市一家企业下岗后在一家保险公司再就业。她没上过大学,在企业工作后,通过自考取得大专文凭,对女儿的教育,她一直抓得特别紧。好在她的女儿也懂事,从小学开始,学习一直很用功。
李淑敏的家在乌市水磨沟区,女儿中考时,考到了乌市第一中学,一家人高兴得不行,可随后,他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家离学校太远,女儿抱怨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
“没办法,我就和丈夫商量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李淑敏说。当时,他们也知道学校附近的房子租金比较贵,可是,为了女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租住到学校附近之后,女儿显然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她看上去很开心,这也是他们夫妻希望的。但这样一天三顿饭,都要在家里吃了。李淑敏的丈夫做饭好吃,女儿最爱吃他做的饭。但丈夫的单位离租住的地方较远,中午很难回来。一开始,李淑敏尝试着做了几次饭,可女儿都不爱吃。最后,她就和丈夫商量,让丈夫把工作全部换成晚班。
李淑敏丈夫所在的单位实行早班和晚班,单位的很多人都愿意上早班,一听他要全部换成晚班上,自然有人成全。从此,丈夫三年中,天天早晨和中午都要给女儿做饭,只有下午那一顿,他不能亲自做,但上班时,也会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等女儿回来,李淑敏稍一加工就行了。
“这三年,我家每天中午都是准时开饭,女儿放学一进家门就能吃到热热的饭菜。”李淑敏说。
晚上,女儿在学习,丈夫在上班,李淑敏想看电视又不能开声音,租住的房子小,她只好看哑电视剧,有字幕的还好,没字幕的只能看个图像。她最爱看唱歌比赛类的节目,对那些参赛的选手,她都很清楚,但女儿学习的时候,她只能看到那些选手唱歌的样子,却听不到他们唱出的声音。
“女儿高三那一年,我经常想,我们这过得是什么日子呀。”李淑敏感慨地说,她在水磨沟区的家离公园特别近,早晨,她在鸟儿的鸣叫声中醒来,下午吃过晚饭,一抬脚就可以到公园散步了。可租住的地方,成天钻入耳朵的是没完没了的汽车轰鸣声。
但为了女儿,她最多也就是在心里稍微抱怨一下。
“本来她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可是,她有些骄傲了,今年的题目简单,她反而没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尽管女儿已经考上了复旦大学,李淑敏却似乎对这个成绩并不是太满意。
李淑敏说,这三年中,她虽然也心疼女儿,也想为她减轻一些负担,但该女儿自己做的事情,她绝不包办。“我和丈夫只做我们该做的事情,该她做的事情,就让她自己做。她的内衣一定要她自己洗,她不洗下次就没有换的。她的房间一定要她自己收拾,她不收拾,我就让它那么乱着。晚上的水果,我不会给她削皮,她学习累了,自己起来削个水果吃,也是一种休息呀。”
李淑敏说,女儿有时候也不满意,觉得做这些事太浪费时间。有一次女儿对她说,自己的一个女同学连香蕉皮都不会剥,每晚的水果都是她妈妈削好切成小块端到她跟前的。李淑敏说她明白女儿说这个话的意思,但她假装没听明白。有一次和女儿聊天时,她说:“你那个同学的妈妈不是爱她,是害她。一个18岁的女孩子,连香蕉皮都不会剥,就算她考上再好的大学,又有什么用呢?”
李淑敏说,女儿考完大学,才明白了父母的用心。高考之后的那个假期,女儿的同学中,有的在家学习洗衣服,有的在家学习做饭,他们的父母说,三年中没做过的家务,要用这几个月学会,不然怎么能放心让你们去外地上大学。而她,却可以轻松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兴趣时还让父亲教她炒几个拿手菜。
何新梅的儿子正在复读,她说:我要陪儿子再努力一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考生是一个考验,对考生的家长更是一个考验。家住乌市红山路一小区的何新梅觉得自己上次没有经受住这一重要的考验,所以,得重新来一次。
2013高考的成绩出来后,何新梅流下了眼泪。她先是怪儿子不争气,后来,又怪起了自己。可是,事已至此,再骂儿子又什么用,怪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前夫打来电话,问她怎么办?她恶狠狠地说:“我怎么知道怎么办?”前夫说:“当初你非要带他,你要带就好好带呀,他要高考了,你却去进修了,他能考好才怪呢!”前夫的这番话,让何新梅充满了自责,是呀,如果自己不是在儿子高考前去进修那三个月,也许……
何新梅是个要强的女性,儿子上高一时,她和丈夫离了婚。虽然当时有人劝她,孩子高考后再离也不迟,但她不想再凑合,在她看来,两个已经无法生活在一起的人硬是为了孩子的高考而装得还很好,太虚假了。她对儿子说了实情,儿子一直沉默着。
离婚后,何新梅在工作中格外努力,她不想让别人看扁自己,为了让儿子放学后能按时吃上热饭,她专门把母亲从老家接了过来。
何新梅所在的单位,每年都有一个到内地进修的名额,能去进修的人,都是单位的骨干,只要能去进修就证明有可能得到提升。前些年,何新梅一直盼望着这个机会能落到自己头上,可是,直到儿子上了高三,她才接到通知。她当时犹豫不决:去,还是不去?去吧,儿子高考在际,心里放不下。不去吧,错过这次机会,以后就别想了。
她和母亲商量之后,又和儿子商量。儿子倒是通情达理,他说:“你别为了我耽误了自己,我的未来还长着呢,你这次不去,以后还有机会吗?”
权衡再三,何新梅决定去进修。三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她人在内地,心里却时时牵挂着儿子的学习,她常常打电话给儿子,问这问那。儿子在电话里总是给她报告好消息,而自己的母亲,也不给她说实话。
直到她进修回来,才知道儿子已经从进度快的班级掉到了进度慢的班级,当时,她那个气呀,抓过儿子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可儿子却一脸漠然,无所谓地说:“打完了没有?打完了我要学习去了。”
那之后,她和儿子处在一种僵持状态中,儿子每天还在上课学习,可是,她知道,他的心已经不在学习上了。没办法,她只好打电话给前夫,让他说说儿子。前夫把儿子带出去,回来时,儿子穿着一身新衣服,骄傲地说:“这是我爸给我买的。”
何新梅知道,前夫的办法就是哄,他以为把儿子哄高兴了,什么事都好办了。而正是这种哄,让儿子对她的教育方式不屑一顾。
那时,离高考只剩下三个月了,她找到儿子的班主任,说想给他请家教,班主任说你想请就请吧,但成效不会太大,他落下的功课太多了。明知道成效不会太大,何新梅还是给儿子请了家教,数学家教是名大学生,他只教了一次就打起了退堂鼓,他说:“阿姨,他的底子太差了,我教不了。”何新梅急了,又四处给儿子请家教。
高考成绩出来后,何新梅只能暗暗落泪,儿子也一脸气馁。考虑再三后,她找儿子谈了一次话,她语重心长地说:“儿子,我们重来一次,这次妈妈陪着你,我们一起走过这个过程。”儿子起初坚决不愿意重读,何新梅就天天给他做工作,最后,他终于同意重读。
现在,何新梅尽量放弃出差,抽时间在家陪儿子,有时,儿子去上家教,她就陪他一起去。
这几个月,晚上的应酬她基本都推掉了,她说:“我已经是人到中年,也不指望什么了,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儿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要陪儿子重新走一遍高考之路。”
何新梅相信,只要他们共同努力了,结果一定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