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顿是美国二十世纪的作家塞林格塑造的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表面上看,他倒戴着红色鸭舌帽,身披风衣,留着水手式的平头,桀骜不驯,不在乎任何传统与规矩,只知道我行我素,不知道追求自己的人生。他抽烟酗酒,满口脏话,还刚被自己的大学逐出校门。
但是,真实的霍尔顿不是这样的。他的本质是善良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找到真实的自己,他想做一个真实的人。他之所以被逐出校门,是因为他忍受不了“潘西”的恶劣的风气:“这真是个阴森可怕的学校!”在号称“纽约最好的大学”的“潘西”里,女生都“虚荣愚蠢可怜”,男生都假模假式。尽管如此,当他从“潘西”得知自己被强迫退学的时候,他仍旧想着与自己往日的老师告别,即使自己根本不喜欢他——因为他虚伪;当他被人在夜总会痛打一顿,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挣扎到街上的时候,他还在想着挂个电话给自己的小妹妹菲比,让她别担心;当他得知自己暗恋的邻家女孩琼·伽拉格要与自己同一寝室的龌龊的斯特拉德莱塔在汽车里亲热的时候,他仍旧把自己昂贵的狗齿纹大衣借给了那个他并不喜欢的大个子,只为了让这个毫无风度的人找回一点体面;他甚至把自己仅有的十块钱腼腆地捐给了两个修女……当我读到这些细致的笔调,这些细腻的感情,我就毫不怀疑,这个头戴鸭舌慢的又瘦又弱的霍尔顿,在这被逐出学校的几天里是如何度过的了。
他并没有在学校要求的日子里离开,而是早早地偷偷收拾行李,在受了同寝室自己同学的一顿臭揍后落魄地离开的。在这几天里,他因为害怕母亲流泪发愁对他失望至极而不想回家,就孤独地在街上徘徊、抽烟,看纽约的雪景,同时冷眼旁观社会,自己也经历了几件事情。
他坐着地铁,找了一家小旅馆暂且住了一晚,由于稀里糊涂地对电梯工毛里斯让他找妓女的建议没当回事,草草答应后竟在房间里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妓女。霍尔顿十分反感,用五块钱将她打发走了。但毛里斯找上门来,把他痛打一顿后又取走了五元钱。对于殴打自己的这一段,霍尔顿是这样描述的:“他用他那个毛茸茸的脏肚子把我顶在门上。他简直是站在我身上。”这一段令人作呕,也令人同情。不是说霍尔顿,而是说那个无耻的电梯工。塞林格借霍尔顿之口指证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毫无秩序,丧失良知,正义、善良的少数的人受到欺凌,多数野蛮、无知的人横行霸道,没有任何公平的原则。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海狼》这本书中“海浪”的观点:人人从没有生来平等,谁强大,谁就有地位、有权利,谁弱小,他就只有和霍尔顿一样等着令人无可奈何的遭遇。霍尔顿不会谄媚奉承,不会油滑讨好点头哈腰,他正直的心使他不会屈服于这些人,他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回避的代名词。安安静静地逃离这个不正常的无聊虚假的世界,与远在天边的天真纯洁的小孩子为伍,把战后的美国社会灌输给他的脏水全吐出来……但这,只是他的幻想。这个说不尽的霍尔顿,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他幻想着自己的生活如同麦田一样干净,自由,放松。而他的无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理解呢?——他要面对现实。在当时的美国,不会圆滑处世就没有生存的可能。最好的办法,要么是乖乖就范;要么,就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尽管这是一个永恒的梦。
他的内心是封闭的,并不是他自己想这样,他属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由于受到社会的排挤与不理解,霍尔顿正常的想法一跟别人沟通就被看成是异想天开。他的美好的童心与希望跟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噢,你知道湖里的那些鸭子吗?平时它们在湖里游着?到了冬天,你知道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那些鸭子!我是说有人开车把它们运走了呢,还是它们自己飞走了——飞到南方或者其他暖和的地方去了?”他在出租车上这样问司机,却遭到了司机的怀疑与不解,以为他是个疯子。他不甘寂寞,去找自己的熟人萨丽·海斯一起约好去看电影。后来因为萨丽做什么事都装样子使他忍无可忍,他便与萨丽一刀两断。他对看电影也有许多特殊的见解。他认为电影里的主角都假惺惺的:“他们在演的时候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他们都很把自己当个明星看。”其实也没有错。甚至在看圣迹剧中的“天使”举着廉价的蜡烛来回巡演的时候,他也不屑地说“要是耶稣能亲眼看见这些时髦服装什么的不吐才怪呢。”然而,他还说,“我想耶稣真正喜欢的应该是乐队里那个敲铜鼓的家伙。我从八岁就年年看他表演。他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鼓手。整个演出中他只有一次机会敲一两次鼓,可他不敲的时候从不厌烦。等到该他敲鼓的时候,他敲得那么好,那么动听,脸上还挂着紧张的表情。”平凡的鼓手,一年工作一次,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不时髦,不马虎,也不轻浮。这正与电影里矫揉造作、扭捏作态的男女演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正是霍尔顿所追求的,默默地奉献,默默地追求,诚恳地面对人生。这才是真实的霍尔顿。但他注定是回不去了。
霍尔顿对社会,不仅是厌恶与回避,也怀有深深的恐惧。他被这几天的遭遇吓怕了,也被折磨垮了。万分无奈之下,他借宿进了以前的中学老师安多里尼先生的家中。当他头昏脑涨、极度困倦地躺在老师的床上时,他发现安多里尼先生竟然坐在长榻旁边的地板上抚摸着他的脑袋。霍尔顿吓坏了,他这几天来担惊受怕,少不了遇到几个同性恋者。他怀疑安多里尼先生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连领带也来不及系便仓皇地逃到了大街上。后来他终于回到家中,当初劝他好好读书的那些人如今又来唱老调,仍旧告诉他要上完大学就找份工作。“他们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的凯迪拉克;遇到橄榄球队比赛输了的时候,你还得装出挺在乎的样子,你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和酒……”他看透了这个功利主义的社会。他对这个社会绝望了,对自己也绝望了。他只想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在这个社会的泥潭里艰难地寻找着真实的自己。
然而,这个霍尔顿,他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有一个神秘莫测的作者——塞林格。塞林格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塞林格做了一个偏僻小镇的小学教师。但是,他理解战后出生在功利主义懦弱年代的美国的年轻人。他看到他们为了寻找真实的自我而自甘堕落,无助地被社会的大手随意捏造成各种形状。他们就是著名的“垮掉的一代”。出于对年轻人的同情,出于对社会的不甘心,他创造了“霍尔顿”这个人物。和无数年轻人一样,霍尔顿也想要逃离社会。由于这些垮掉的一代与书中的主人公意气相投,书一出版就十分畅销。霍尔顿——这个头戴红色鸭舌帽,身披风衣,留水手式平头的经典形象在美国街头随处可见。年轻的大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效仿着他,因为霍尔顿之口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塞林格借霍尔顿之口批判了整个社会,为迷失在社会的漩涡中的年轻人指路,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