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一个月,高考复习进入白热化的冲刺阶段。如何做好冲刺阶段的地理复习?总结起来就是要落实六个字——“地”“理”“要”“练”“图”“表”。
1.地——知地
要全面掌握中学地理的内容。中学地理知识的核心是地球,要掌握“地上和地下”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也就是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地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区域地理)以及人类在地表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就是人文地理中的聚落、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以及国土开发治理等)。在冲刺阶段,要根据《考试大纲》,回归教材,梳理主干知识,力争从知识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一方面回归基础,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回顾,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更要综合地理解和应用,理顺历次考试中出现的概念不清、记忆模糊的内容,力求准确无误;另一方面通过浏览教材,查漏补缺,更加准确、清晰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升华、能力的升级。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高考知识点之间、各个知识专题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以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基础,点、线、面、体相统一的知识能力架构。
2.理——明理
一要掌握“原理”。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因此,明确原理、掌握规律,是解答地理试题的关键。首先是五大地理规律,包括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其次是四大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二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把书念薄,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地理知识很多,没有头绪是不可能考好的,但将过多、过细的知识全都记住也是不可能的。在最后阶段要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工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以《考试大纲》作为引领,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览一遍,梳理考点,把所有知识点串起来,围绕主干知识对“热点区域”等专题进行知识的组合和再加工。
三要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高考试题多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以新材料、新情境呈现,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考生要注意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做到举一反三。
四要学会“说理”,这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答题时,要说全、说精,说问题的实质,切中问题的要害,注重以果推因,精心组织要点,言之有据,符合客观规律和价值观。关键是如何做到“熟能生巧,巧能生鲜”。
3.要——要素
一要掌握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文、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人文地理要素可分为经济要素(资源、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信息等)、社会要素(国家政策、国防、文化教育、历史、宗教、个人偏好等)以及环境要素(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
二要掌握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尤其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更应该加以强化,如地形、气候、河流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气候决定河流的水量及变化,同时也决定植被类型,从而可全面分析自然环境的特征。如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①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进行;②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进行;③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进行。例如,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4.练——练习
练习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手段,是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非常必要的,适当做一些真题、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能够及早找到高考的感觉,但要防止“题海”战术,千万不要以做题代替知识复习,或过多钻研难题。做题后要认真分析和反思,要总结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明确该题主要考查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明确出题意图,提升解题能力,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1)每日做题。考前要养精蓄锐,但并不意味着整天休息。相反,每日还需做一些题目,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
(2)一次成功。面对一道题,要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次成功。一份试卷,有些题必须一次性解答成功,否则可能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3)讲求规范。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这非常可惜。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答题是否严谨、规范、恰到好处。
(4)回归基础。一般来说,考前不宜攻难题,因为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归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这样在高考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5)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这样做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6)激活思维。可以找一些题目,只想思路,如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等,不必具体详解,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7)翻看错题本。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会再犯错的题目加以删除,考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5.图——用图
重视地图,抓住地理的核心。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集基础知识、原理、规律等于一身,掌握了地图就等于把握了地理脉络。近几年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有两大特点:一是区域地图比例尺扩大,使区域地理事物内容表达得更详细,考查区域范围缩小(局部);二是局部区域交界地区的地图增多,这往往是各类专题地图示意的盲区,又恰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因此,强化读图、识图训练,提升读图、析图、用图和填图的能力,熟悉各类地图的特点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备的。另外,要整理记忆区域地图。因为区域地图往往是答题的门槛,对顺利解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阶段,应该重新看、画、记一些重点区域的地图,结合具体的区域回忆该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及其因果关系,把知识点一一落实到地图上。
6.表——作战表
在冲刺阶段,需要有“作战计划”表。一是长时间的一周计划,二是短时间的一天计划。统筹安排,每一天的每一个小时做什么都安排好,做到心中有数,有序复习。
一份合理的高考试卷一般基础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3∶5∶2。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基础题和中等题上是最合理的,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在考试时确保基础题和中等题的准确率。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用20%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那20%的拔高题和难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效,更能增强自己的应考信心。
考前半个月,将生物钟调至与高考同步。有不少考生明明在考前做模拟题时思维敏捷,答题准确率较高,可是在考场上却会因缺少兴奋点而昏昏欲睡,这就是所谓的“场上昏”。人体生物钟处于低谷是出现“场上昏”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所以,建议考生在家自由复习时,尽量调整原有的“生物钟”,让自己的兴奋点在每天9:00—11:00和15:00—17:00达到高峰,并且,尽量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安排自己做模拟题的科目,从而使自己一到这个时段,状态自然显现。
考前10天:考生在此时所做的应是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跳出题海去看书,查重点、找弱点。所谓重点,就是老师明确指定反复强调的内容;所谓弱点,就是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这时候看书不只是温习已有的知识,书中大部分的知识是考生已掌握的,因此看书更易于加强考生考前的自信心,而做题则费时间易遇挫,丧失信心。
考前5天:要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安排做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作为热身训练。
考前3天:一般来讲,考前三天的时间是知识的浏览期,心态调整的关键期。重点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再现和应用,复习应由“做”回到“思”“忆”。 重点记忆那些还没有记住的知识,每天要看地图,看热点区域,看区域交界地区。看图的同时要按自然、人文、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强化对题目中关键词的理解,如掌握“分析”“分布”“条件”“成因”“评价”“启示”“措施”等设问词语的含义。
对于实力较强的考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外,这一阶段要特别重视答题技巧的训练,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对于中等实力的考生,这段时间应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考试中不求做难题,只要把基础题做好做对,就是成功;对于实力稍弱的考生,更应注重基础,懂得放弃。
心理篇
考前一个月是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也是考生心理疾病高发期。考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心平气和地走上“战场”,才能打胜仗。
症状一: 急——“高原现象”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上课不能进入学习状态,老是分心,拿起书看不进去,做不下题,感觉老是没有充分的时间让自己去支配。我很焦急,怎样才能改变一下我的状态,赶紧投入到学习中去?
【原因分析】高考复习阶段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考生在某一阶段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疲劳,出现“高原现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而且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学习方法也不同,如果考生用前一阶段的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也可能产生不适应,造成复习停滞不前。
【对症下药】此时应该是考生反思和积累的重要阶段。同学们首先应该克服急躁情绪,其次是打好基础,这样就能增强自己继续学习的底气,缩短“高原现象”存在的时间。
症状二:疲——“心理疲劳”
部分考生学习一直都很认真,成绩也比较好。可在模拟考试后,就显得没有其他同学刻苦了,整天无精打采,成绩出现了下降的苗头。同学们常会这样想:“我真想明天就高考,但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我该如何克服这种烦躁的情绪?”
【原因分析】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心理疲劳”,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一旦产生,考生会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极大的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其诱因有三:一是对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的担忧;二是老师和家长的过高期望;三是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
【对症下药】建议考生明确奋斗目标,激发自信心;改善营养,保证睡眠,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学会根据心境及大脑状态来安排学习内容。
症状三:失——遭遇高考“失忆症”
在学校模拟考试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一些平时十分熟悉、很简单的题目,当时就是想不起来答案,而考完后又能顺利地想起来。这种现象令很多考生苦恼:也许是我的记忆力出现了问题,要不然就是我患上了“失忆症”。
【原因分析】出现这一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的记忆有一定的周期性,过一段时间后便会遗忘一部分,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是高考复习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紧张。
【对症下药】克服“失忆症”的关键在于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感官记忆,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法调动复习的积极性。
症状四:怕—— “害怕考试”
一提到考试就害怕,怕考不好,怕分数低,怕名次低,真的想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满脑子都是各科较高分数,复习时却经常发呆。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都听不进去。
【原因分析】到了冲刺阶段,考生对较高的分数都会有一种期待和盼望,这是正常的。但不能不现实地幻想,目标过高。不现实的目标引起的不再是持久的努力,而是恐惧或抑郁。人们做事的动机和效果并不呈正相关,适当的期望值对目标的实现有利,但期望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不良的效果。
【对症下药】这类考生要适当调整过高的预期目标,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安排中,应每一小段时间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目标应该务实。同时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症状五:躁——浮躁不安
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在班上名次都不错,觉得最后一个月无所事事,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能引起自己学习的兴趣,甚至时而莫名地兴奋,浮躁不安,希望高考早日来临。
【原因分析】学校和考生特别重视模拟考试成绩,导致考生出现错觉,把模拟考试成绩等同为高考成绩,从前绷紧的神经一下子轻松起来,容易盲目乐观,急于求成。
【对症下药】这类考生要认识到考前一个月复习的重要性,从中发现学科知识的一些漏洞,把知识梳理成体系,整理自己的笔记,做到真题必做,错题必纠。正确的态度是重新认识自己,改变方法,调整计划,查漏补缺,再接再厉。
症状六:睡——睡眠质量不高
高三紧张的复习、考试,使部分考生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模拟考试后,部分考生感觉慌乱紧张,整天焦虑不安,经常失眠。有的考生并不是失眠,而是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上课迷迷糊糊听讲,复习效果自然不佳。
【原因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考生为了增加复习时间,常常熬夜,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结果第二天头脑昏昏沉沉,上课时哈欠连天,学习效率低下。其实失眠是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睡眠,拼命想摆脱失眠带来的不适,从而产生了继发性的焦虑,这样不仅不会消除症状反而会使症状恶化,对于出现的失眠症状,只有接受,不要回避,顺其自然。
【对症下药】一要睡足。晚上学习不要超过11点,因为学习挤占睡眠时间太多,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就会影响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情绪,得不偿失。二要守时。睡好的要诀就是守时。有些学生形成了晚上“开夜车”、白天睡觉的习惯,而高考安排在白天,正是这类考生最不清醒的时间,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三要睡好。房间要开窗通风,如果有蚊虫,不要喷气味大的杀虫水,可熏点艾草等驱蚊。四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允许把事情放到第二天再做,即使晚上睡不着也要坚持早起,不要以睡不着为借口逃避自己该做的事。五要适量运动。体育运动能放松紧绷的神经,带来轻松和愉悦,又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症状七:压——家庭压力大
父母对自己期望很高,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一旦某一次考试发挥失常,总是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越这样想,考试时就越容易发挥失常。
【原因分析】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考生施加了压力,使考生烦躁苦恼。
【对症下药】家庭是孩子最大、最有力的支持系统,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考生情绪的稳定,缓解焦虑,改善精神状态。家庭应给考生提供一个无后顾之忧、安心备考的空间,帮助考生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家长在这段时间,应该做到不攀比、不埋怨、不唠叨、不做没必要的预测,要引导孩子,像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一样认真对待高考,不要把高考的结果看得太重。
总之,在高考复习的最后一个月里,考生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松懈。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都要想到自己的理想,激发斗志,多听听老师的建议,把握复习备考的重点,让自己的考前复习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