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大家好!让我们一同先来读两首诗,好吗?
生(学生显得很兴奋):好的!
(PPT: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师:那我们一起来连读两遍。
(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师:很好,第二遍明显比第一遍要好,充满了情感,说明大家已经体会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那么通过这两首诗,你们读到了些什么呢?
生: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可是“时不利”、“骓不逝”,最终“奈若何”无可奈何的结局。
生:两首诗中都使用到了“兮”字,可能是一种诗歌的形式要求吧。
生:刘邦功成名就,荣归故里。
师:说的真好,“兮”字是“楚辞体”诗歌所特有的标志,等我们学习了必修三屈原的《离骚》之后,大家就会有所了解的。伟大的英雄最终没有成功的确是一种历史的遗憾,那么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项羽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吗?那好吧,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鸿门宴》中,一探究竟吧。
(PPT出示课题及作者:《鸿门宴》 司马迁)
师:什么是“鸿门宴”呢?
生:在鸿门开的一场宴会。
师:好的,既然是一场宴会,那么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它分为几个部分?
生:三个部分,宴会前的准备——宴会中的情况——宴会后的结果。
师:非常好,我们就按照他的思路来,把文章也分为三个部分去学习。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宴会前——幕后活动。
师: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大体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学习。
(PPT:一、解字词,完成积累;
二、品文意,理解形象;
三、析手法,鉴赏评价;
四、积材料,提升写作。)
师: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一起学习吧,我们先来读文章的第一、二段。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朗读方式,个人读,齐读还是其他方式?
生:先齐读,然后再让读得好的同学再读一遍。
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一、二段,再由班里两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各读一段。)
(PPT:读准并积累这些字音
飨(xiǎng)士卒 说(shuì)项羽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师:刚才读的过程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有问题,大家也发生了争执,“毋内诸侯”中的“内”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这两个字都是通假字,那到底该怎么读能呢?
(学生争执,各种读法都有。)
师:“内”通“纳”,“纳”是本字,而“内”是借字,在这里只是临时借用,所以通假字必须读本字,这里应该读nà;同理“蚤”通“早”,也必须读zǎo,大家明白了吧。
师:既然读已经没有问题了,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借助课下的注释,疏通文意,将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可以同桌互相讨论,或者随时向我提问,也可以写到黑板上来我们大家一起商量。
(学生有的自主学习,有的同桌交流,有的上黑板写出不懂或者翻译不通的文句;教师或倾听或给予适当的暗示。)
(学生写在黑板上的问题:沛公欲王关中。\皆为龙虎,成五采。\急击勿失。\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也。\为之奈何?\项伯杀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师:好了,黑板上的问题可真不少啊!有人能帮我解决一些吗?我最多只讲解五个,你们可要把握机会啊,热烈欢迎,谁先来?
生:“沛公欲王关中”是说:沛公也就是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这里的“王”是名词活用做动词,是称王的意思。
师:谢谢,请坐。老师补充一点“王”作动词时,应该读wàng。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刚才这位同学的翻译践行了我们文言直译的要领,将单音节的字译成了双音节的词,特别是实词,必须这样。非常好,同样的方法我们也就可以解决“急击勿失”了,谁来试试?
生: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机会。
师:太棒了,就是这样。
生:“具告以事”可以调整成“以事具告”,把这件事全都告诉了他。
师:非常好,这是一个倒装句,具体地说是介宾短语后置了,需要还原回来放在动词的前面,同时这个句子还省略了主语和宾语,完整的翻译是:(项伯)把这件事全都告诉了(张良)。所以我们在翻译文言时,可以通过“增、删、留、换、调”的方法,使我们所要翻译的句子变得更加通顺。
生:“毋从俱死也”这里“从”后面省略了“之”字,代指的是刘邦,项伯对张良说:你不要跟他一起死。
生:“皆为龙虎,成五采”这个句子里的“采”字,是不是应该通假成“彩”呢?可是书上没有说明。
师:太好了,说明你们在认真地思考,的确如你所说,这个字可以通假为“彩”。因为从汉字造字开始,凡是有“彡”,读shān ,它就表示须毛和画饰的花纹,都是外在的能够看得到的。比如:人的“须”,我们的“形”体,衣服的色“彩”,老虎的花纹“彪”,表彰的“彰”等等。大家在初中学过的“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的“章”就通“彰”,需要加三撇,是花纹的意思。所以这里的“采”字就通“彩”,五颜六色。大家明白了吗?
(学生都露出了豁然开朗的笑容。)
师:那剩下的句子我来提示大家吧,“为之奈何?”中的“为”是介词“对”,“之”是代词,代这件事,“奈何”是“怎样、如何”的意思。大家一起说。
生(齐说):对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师:很好么,就是这样的,那我们继续。“项伯杀人,臣活之。”表面上看:项伯杀了人,我活着。这两个句子之间就没有关系了,那这两个句子之间怎样才能有关系呢?
生:我使他活,我救了他。
师:这就对了,这就是“使动用法”,主语“臣”使得宾语“之”具备了谓语“活”的状态,所以这两个句子之间便有了关系,同时也使得项伯和张良之间产生了关系?
生:张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
师:那项伯应该怎么办呢?
生:涌泉相报,以死相报。
师:很好,我们继续看“吾得兄事之”,这里首先注意“得”是需要、必须的意思;其次“兄”是这里的关键,是名词活用做状语,像……一样,像兄长一样;最后“事”作动词对待、侍奉的意思。这句话还是大家一起说吧。
生:我必须像兄长一样地侍奉他。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首先从句式上看是什么句式?
生:“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成:……是……的模式。
师:很好,“所以”也是一个较为固定的结构,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的原因;另一种是,用来干……的人或物。“非常”是一个古今异义,这里的意思是:意外的变故,今天我们通常把这个词当副词使用,用来表示程度。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来翻译这最后一个句子吧!
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孰与君少长?”这个句子该怎样译呢?
师:对,这个句子也变形了,它的基本形式你们很熟悉,我提示一下初中时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怎么译的?
生: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呢?
师:那这个句子就应该是?
生(齐说):你与项伯孰长孰少?你和项伯比谁大谁小呢?
师:很好,还有吗?
(学生默然)
师:好的,既然大家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我们就一起进入紧张激烈的故事情节吧!
(PPT:了解相关背景:
前209年 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 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12月陈涉死。
前207年 8月秦二世为赵高所弑,子婴为王。
前206年 10月子婴降刘邦,12月会与鸿门。
前203年 9月刘邦、项羽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 12月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
师:《史记》最擅长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塑造,故事一开始就紧张的让人喘不过气起来。拥有四十万军队的项羽与仅仅只有十万人马的沛公,可谓实力相差悬殊。再加之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的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将沛公置于命悬一线的境地。项羽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会怎样做呢?
(板书:无伤告密)
生: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坦率勇猛,凭借着自己占有的绝对优势,又是楚王后裔,不会把沛公放在眼里,骄傲自大。
师:为了坚定项羽灭掉沛公的决心,亚父范增又是怎样献计的?提示大家,你的分析必须紧扣文本,一定要有理有据。
(板书:范增献计)
生:沛公由一个“贪财货、好美姬”的市井小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志不在小”的领袖,范增于是提醒项王小心,或者说是警醒他,千万不可大意。
生:古人非常迷信,范增故意说“龙虎之气,成五采”,目的还是想要引起项羽的高度重视,千万不可小视刘邦。
生:“急击勿失”的言外之意就是抓住目前最有利的形式,趁自己的实力远远超过沛公的时候将其消灭,避免后患无穷。
生:可见范增对沛公的了解是很深入的,也可以看出范增绝不是等闲之辈。
师:太好了,你们有理有据地还原了那个紧张的场景,所以说在曹无伤和范增两人的“合力”之下,沛公必死无疑了,可是为什么他最终还能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呢?关键的转机又在哪里?又是谁改变了这一切的呢?
生:项伯和张良。
师:那他们两个人又做了些什么呢?
生:项伯告密。“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因为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要借此机会来报恩。
(板书:项伯告密)
师:可以看出项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讲义气,重感情,不忘旧恩的人。
师:那张良是怎样做的呢?
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可见张良也是一个讲义气,对沛公忠心耿耿的人。
师:沛公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有什么反应?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十分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呀!可见他是一个十分懦弱,没有主见的一个人。
师:请坐,这样的分析我个人觉得有些片面,我有点不同的理解,老师先补充一点东西,刘邦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就是说,我出谋划策比不上张良;保护国家,安抚百姓,发放军饷,有充足的补给我比不上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打仗一定胜利,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少有的人才,我能用他们所以我能够得到天下。这样看来刘邦绝对不是一个懦弱,没有主见的人,而是一个很有主见,知人善用的人。这样写刘邦很可能有太史公个人的情感取向。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大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全面的看待,动态的去评价,千万不敢以偏概全。
生:刘邦很圆滑,当他得知张良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时,立刻让张良“要项伯”,“吾得兄事之”好好地恭恭敬敬地“卮酒为寿”招待人家;然后又“约为婚姻”,很自然的就成功地拉拢了项伯,这种情况下项伯就肯定会替刘邦说话的。
生:我接着他刚才的话说,项伯是项羽的叔父,肯定在项羽的面前是有分量的,这种情况下项伯必定会替刘邦说话,就像课文中所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又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所以听完这些话后项羽也就很自然的答应了。
生:我觉得刘邦很聪明,很巧妙地利用好了项伯这颗棋子为自己服务,帮助自己化险为夷,走出了困境。
生:我觉得刘邦很狡猾(学生们笑),他明明有称王的想法,文中说“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虽然是鲰生说的,但这何尝又不是刘邦最真实的想法呢?后来又能够利用项伯帮自己,不也正是他高明的地方吗?
师:还有吗?说出你们的想法,太精彩了!
生:我想说说项羽,前面“大怒”,当他听完项伯的话之后就立刻“许诺”,这也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吧,这也预示了他最后的悲剧结局。
(板书:刘邦订策)
师: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的确如此,所以很多评论家都说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不是社会悲剧,这也是无法改变的。另外,老师再告诉大家,《史记》还善于通过对比的手法,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曹无伤和项伯等等,不同身份的角色都形成对比,从而突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你们看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时间好快啊,因为《史记》太精彩了!真不愧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无法领略到它所有的魅力。仅仅一个开篇就如此的精彩,后面的两部分一定更加扣人心弦,希望大家能按照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自己先探究一下后面的内容吧。好的,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