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学习目标重在引导学生积累科学知识,把握作者观点;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为了达成目标,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是如何分别描述人和蚂蚁的行为的?
2、作者观察的几种生物(主要的),它们密集时有哪些行为?
3、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小生物的一些行为现象,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4、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有什么深意吗?
5、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几个问题设计目的,一是考查学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多年的高三教学,使我总自觉把平时的阅读课与高考接轨。事实上,高考实用类文章重点考查的就是筛选主要信息的,鉴赏语言特色,分析表现手法,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探究文本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能力。我认为上述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歩步深入,切中考点,相当精巧。
但上课效果并未如我所料,也许是学生整体程度较低,也许是我引导不得法,总之感觉和之前上课的几位老师一样,学生未能积极投入,气氛沉闷,师生都未能体会到酣畅淋漓之感,留下了不少遗憾,也留下了许多思考。
思考一:都说一年高考三年抓,在高考指挥棒下,我们都希望学生早点了解高考,早点进入状态,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高一高二时就把一篇篇富于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的文学作品当考题来分析,是否太枯燥太功利?进而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
思考二:一节课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自始至终按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步骤进行,引学生跟自己的思路,请君入瓮,用北师大深圳南山附中杨先武老师的话来说是“师生共唱‘同一首歌’”,这样的教学有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思考三:我们都希望课内有问题的生成,但面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们又该如何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至于在课堂上浪费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呢?
课虽上完了,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还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