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教学简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也有出版社出版了以此文章命名的郁达夫散文集。
教学起点:梳理了课文结构,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
教学选点: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品味故都秋景的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把握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故都的秋》,知道郁达夫主要写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那我们回忆一下,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那他喜欢的秋有什么整体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
【意图】抒情性语言导入,能够渲染气氛,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并能自然过渡到作者对秋得个性解读,直入主题。
二、品读细节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郁达夫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具体在文章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呢?
【明确】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
2.那我们就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在他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试着给这一段加一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
【明确】(1)破院残秋、破院品秋、小院秋色等,尽量以学生归纳的为主。
(2)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等。
【意图】一个学生朗读而非全班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具体掌握具体字词的读音、语气、语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够引导学生对全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初步感知这一段落。
3.注意看开头,他在南方时,总是想起哪些地方?这些他最能想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详细抒写呢?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是一些冷色调,略带伤感的景物,作者并没有注重色彩上的浓墨重彩,例如没想起西山的红叶等。
因为这些景点都非常著名,在南方自然容易想起,但是到北国以后并不一定要到这些地方才感受得到秋味,北京的秋味存在于最普通的市民生活中。并且这些景点都颇为热闹,与他所要表现的清静不相符。
【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细微末节处的情感。
4.既然要感受清静,却又为何选择皇城人海之中?
【明确】因为心境清明,类似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意图】感受作者的安静、清明的心境。体味作者的追清之情。
6既然要彻底感受故都秋味,却又选择一椽破屋,而不是胡同里或者四合院里呢?删去这个“破”字可不可以?
【明确】破屋有他的凄清与落寞,与作者所追求的清静刚好符合。
一个“破”字,把老北京的沧桑感、历史感展露无疑。作者在破屋环境里却仍能表现出一种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心境又是何其的清明。
【意图】理解“破”字含义。更突出了作者对清的追求。
7.除了这些,作者着重写了哪种景物?有什么样的喜好偏向,为什么?
【明确】着重写了牵牛花,最喜欢蓝色和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因为蓝色和白色以冷色调更偏向清静、凄清,而紫黑色和淡红色一般给人浓墨重彩的感觉,作者心境清静悲凉,因此,冷色调的蓝白色更深得他心。
【意图】通过颜色冷暖色调的对比,更能体现作者所爱之清。这一色调的提点,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感情。
8.他还给牵牛花画了一幅画,为何选用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得秋草作陪衬,而不用葱郁茂盛的秋草呢?
【明确】这种秋草更能体现秋天落寞萧瑟的感觉,更能渲染出作者所追求的清的感觉。
【意图】这里试图用调换法,辅之以图,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作者所求之清。
三、阅读实践
每讲解完一个句子,都让学生试着以自己所理解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读一下,最后以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结束他的解读。
【意图】学生的阅读实践才是理解文本最好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