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本文之前,我在班上做了个调查,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浏览过《红楼梦》,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人物关系都没弄清楚。当问及到为什么不愿读《红楼梦》时,有的说太长了,有的说读不懂,还有的说内容只是喝酒作诗,没多大意思……如果就这样开讲课文效果肯定不好,于是我改变了原教学设想,决定分三个步骤“迷住”学生,让他们通过鉴赏课文,窥斑见豹,对《红楼梦》产生兴趣。
一、欣赏“爱情”片段,一迷学生
师:《红楼梦》中爱情写得非常细致精彩,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几个片段——
1.第20回“宝黛探真情”部分(教师朗读)
(投影: 没两盏茶的工夫,宝玉仍来了。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不料自己未张口,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作什么来? ”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 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 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些,怎么你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宝玉笑道:“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暴躁,就脱了。”林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师:宝玉的一句“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绝不知道我的心不成!”分明已经打动了林黛玉的心,为什么林黛玉半日低头不语,并且还扯到了看似不相干的“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些,你怎么倒脱了青肷披风呢?”
生:因为林黛玉想转移话题,掩饰心中的羞涩。
生:因为林黛玉关心宝玉。
2.第45回“宝玉披蓑衣戴箬笠见黛玉”部分(学生齐读)
(投影: 黛玉吟罢搁笔, 方欲安寝,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尽,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渔翁?”宝玉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了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黛玉看他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著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
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象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它!戴上那个,倒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这话忒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了,后悔不迭,羞的脸飞红,伏在桌上嗽个不止。
宝玉却不留心, 因见案上有诗,遂拿起来看了一遍,又不禁叫好。黛玉听了,忙起来夺在手内, 灯上烧了。宝玉笑道:“我已记熟了。”黛玉道:“我要歇了,你请去吧,明日再来。”
师:黛玉“及说了出来,方想起来,这话忒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了,后悔不迭,羞的脸飞红,伏在桌上嗽个不止”,为什么她有这样举动?
生:这是为掩饰心中的不好意思。
生:应该说是掩饰心中的那份爱,一个是渔翁,一个是渔婆,正好一对。
生:可是傻傻的宝玉却不留心,只注意到案上的诗了。
生:在爱情方面,男的就是比女的迟钝。
(全班大笑)
师:感悟挺深的,就请你给大家朗读“黛玉误剪香囊袋”这部分吧。
3.第18回“黛玉误剪香囊袋”部分(一学生朗读)
(投影: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戴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她做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她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怠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她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铰。宝玉见她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它罢!”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
……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说着往外就走。宝玉笑道:“你到那里,我跟到那里。”一面仍拿起荷包来带上,黛玉伸手抢道:“你说不要了,这会子又带上,我也替你怪臊的!”说着,“嗤“的一声又笑了。宝玉道:“好妹妹,明儿另替我作个香袋儿罢。”黛玉道:“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
师:分明是黛玉的不是,为什么最后还是以宝玉赔罪了结?
生:因为宝玉喜欢她。
生:还是因为宝玉喜欢她,处处让着她。
(生笑)
生:林黛玉的种种缺点:病怏怏,难伺候,小心眼多,对于宝玉来说都不成问题,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师:引起你们的共鸣了?
(学生又大笑)
4.第29回“玉黛风波”(学生齐读)
(投影:且说宝玉在楼上, 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原来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他才是越发留心呢。”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会,惟有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家穿上个穗子你带,好不好?”林黛玉将头一扭道:“我不稀罕!”宝玉笑道:“你既然不稀罕,我少不得就拿着。”说着又揣了起来)。
师:为什么惟有林黛玉注意到贾宝玉这一举动?贾宝玉为什么要讪笑着解释?
生:因为心有灵犀。
生:也许林黛玉根本就没注意到贾宝玉心虚,加上宝玉“眼中无他,只有黛玉”就觉惟有黛玉瞅着他点头了。(生笑)
生:宝玉担心黛玉生妒意就解释一番。
生:林黛玉是因为爱所以妒忌。
生:林黛玉很带刺,多醋意,如旁人处在宝玉的立场,一定会觉得烦腻,但宝玉不仅不觉烦腻,反而处处让着她,哄着她。这也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师:看来,你对爱情理解很深啊。
(全班笑)
5.第98回“黛玉临终”部分(学生齐读)
(投影:紫鹃忙了, 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当时黛玉气绝, 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师:林黛玉还没将“宝玉,宝玉,你好……”一句说完就香销玉殒了,如让你补充,你会补充什么话?
生:你好狠啊!
生:你好好娶你的宝姐姐去吧!
生:你好自为之吧!
生:你好虚伪啊!
……(学生意犹未尽)
师:你们觉得原作的省略号好还是你们补充具体的话好?
生:还是原著好吧,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师:《红楼梦》博大而精深,刚才我从“爱情”的角度了解了几个片段,其实还有许多其他角度,比如人物个性方面。今天就让我们尝试着借助《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运用“点评式读书法”去鉴赏曹雪芹塑人物个性的高超技艺。
二、模仿名家点评,二迷学生
师:“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指在需要评论的地方圈点,做些符号。“批评”指对所读内容作番评论,评论的内容可以是字词或句段,也可以是人物、情节、环境。这节课我们主要对人物进行点评,同学们可以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入手。
(学生自由读书、准备点评)
师:谁先来点评?
(学生面有难色,感觉无从评起,但在我的鼓励下,终有一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对王熙凤有“感觉”。首先,她的打扮很艳丽,说明她很有钱。其次,她的眼睛是“三角眼”,表明她很精明、狡猾。
师:这位同学很认真,让我们跟着他的思路齐声朗读王熙凤外貌描写一段。
(学生朗读)
师:丹凤眼和柳叶眉都很美,不过,在“丹凤”之后加上了“三角”两字,在“柳叶”之后也多了“吊梢”一词,的确给人狡黠精明之感。脂砚斋是这样点评的——
(投影: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追像至些者?)
以前的小说描写人物经常是诸如“闭月羞花之姿”“沉鱼落雁之貌”等程式化的,而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外在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
生:王熙凤出场先写听到笑声,再写见到其人,写出了她泼辣个性。
师:这种写法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谁来给大家传神地朗读这段文字?
生:(齐声喊)刘艾!
生:刘艾每次都是人未见声先闻。
(全班大笑)(一个名叫刘艾的女声大方站起来朗读)
师:的确有点凤姐的味道,一起看看脂砚斋的点评——
(投影: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得此机括耶?)
(学生发言逐渐踊跃起来)
生:她夸林黛玉的语言写得妙,“真”“才”两字夸张地表达出对林黛玉的赞美。
师:仅赞美林黛玉吗?
生:还有贾母,黛玉这外孙女漂亮,有外祖母漂亮的遗传基因。
(生笑)
师:迎春,探春,惜春怎么办?被冷落?
生:“竟是个嫡亲孙女”其实也说明她们一样漂亮,有气质。
师:称赞黛玉,讨好了贾母,也夸了在场的贾母三个嫡亲孙女,一句话起三作用,这叫——
生:一箭三雕,一石三鸟。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熙凤什么个性?
生:八面玲珑。
生:圆滑。
生:会拍马屁。
生:善于阿谀奉承。
师:让我们来看看脂砚斋是如何点评的——
(投影: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套语,岂复为阿凤哉?)
曹雪芹不愧是大手笔,看似平常的一番话,却有着如此神奇的表达效果。接下来同学们应注意从一些看似平常却意味隽永的细微之处着手点评。
生:“这倒是我先料着了……”这句话感觉就是王熙凤特有语言,但不知如何点评她的个性。
师:她真已“料着”、“拿出缎子”了吗?
生:应该没有。
师:请看看脂砚斋的点评——
(投影: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事,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住,并且被石头瞒过了),可见王熙凤——
生:精明。
生:善于机变逢迎。
生:王熙凤“笑”是虚情假意的,当贾母说“快再休提前话”时,她又“忙转悲为喜了”,“忙”字突出了王熙凤感情变化快,善于演戏。
师:概括地说,仅这一“忙”字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王熙凤什么性格特点?
生:善于察言观色。
生:机变逢迎。
师:看来同学们已逐渐掌握“点评式读书法”了,请同学课后学以致用,用同样的方法评点分析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物形象。(课外欣赏电视剧《林黛玉进贾府》)
三、开设红楼论坛,三迷学生
从同学们交上来的评点作业可以看出他们很有研读《红楼梦》的热情,于是我想通过开设“红楼论坛”彻底迷住他们。于是我让科代表将全班分成十个小组,每一小组每周当一期黑板报的版主,版主负责公告有关《红楼梦》论题,收集及整理同学们的帖子,以便笺的形式张贴在黑板报上。
第一组学生公告的论题是:“你如何看待王熙凤这人物形象?”仅两天工夫,版主便收到了同学们的许多便笺帖,并将它们张贴在设计有图文的黑板报上。这些帖子花花绿绿,红黄白绿青蓝紫应有尽有;形状各样:有苹果形,心形,树叶形,维尼熊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的摘抄有关王熙凤“辣”的原文片段,有的写《做女人就要像王熙凤这样》,有的则认为《女子不必像王熙凤那样逞强》,还有的理性地评价《请公正地看待王熙凤吧!》……第二、三期的论坛在学生高涨的热情中顺利进行着。他们的作品吸引了邻班的学生来驻足欣赏,第三期甚至多了几张别班的便笺帖。不过,细读学生的帖子,发现他们对人物理解上有偏差,出现了《林黛玉是世界上最刻薄的女人》《打倒薛宝钗》这样过于绝对与肤浅的观点。同时出现了为“标新”而创新的趋向,比如《贾宝玉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等。为此,我要求学生从诗词入手再细读《红楼梦》,深入理解红楼人物。因为诗词是曹雪芹塑造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它们能直接、简要地把握人物性格。以诗词为纲来理解人物能够起到以简驭繁的效果,比如课本中的两首《西江月》就对贾宝玉的品行、性格作了恰当的概括。这两首词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追求功名利禄。再如《临江仙 咏柳絮》一词把薛宝钗的身世、命运、追求全反映出来了。如此引导之后,学生的帖子渐写渐有诗味兼理性了。第五期的“假如宝黛终成眷属会怎样”论坛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宝黛不可能成眷属》《有情人终成眷属未必是福》这样的佳作。第一篇认为他们固然有真情,然而林黛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幻想自由幸福不可得时表现的那种不愿受辱、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性格及尖酸刻薄的脾气,注定了她不可能被贾府家长接受,他们不可能成为眷属。林黛玉整天要么“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地自怜,要么动不动就要发脾气、哭泣、抬杠,拿起剪刀就铰香囊袋什么的。弄得宝玉急得两眼发直,赌咒罚誓,一会说死,一会做和尚,如成眷属之后,宝玉总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整天神经紧张。黛玉则琢磨这,误解那的,他们何来幸福?
教学反思
在第一个教学班上本文时我是这样上的: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接着分析课文,师生共同概括出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的性格特征,最后让学生欣赏影视并安排他们课余读《红楼梦》。但学生没多少兴趣品读课文,更没有兴趣去读整部《红楼梦》,唯一觉得有兴趣记住的是影视中王熙凤出场那一笑,宝黛初会那一对视。
因此,在第二个教学班上课我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高一学生正处于情窦初开时期,对“爱情”敏感,兴趣的心理的特点,我采用一个看似远离课文教学目标的方法——印发《红楼梦》几个爱情片段与学生共欣赏,先把学生“迷住”,让他们有兴趣去读课文。课后,当学生围着我问宝玉黛玉其他故事,曹雪芹生平,哪个版本《红楼梦》比较好等问题时,我心中窃喜:学生已被迷住了。
不过,这是被我所筛选分析的情节迷住的。接下来,要通过本文的教学,教会学生用“点评式读书法”去品读文章,给他们提供一把阅读名著的“钥匙”,让他们自己迷住自己。开始,学生只能说出对人物的笼统“感觉”,不知从何处点评,这时提供脂砚斋的点评,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范本。有了这个抓手,学生渐渐就知道如何点评了。课后学生交上的作业更让我惊喜,他们不光点评我所要求的贾宝玉林黛玉,还点评了贾母,王夫人等其他人物形象,甚至还对环境,诗词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虽然文笔有些幼稚,肤浅,但我还是感到非常的欣慰:他们已将自己迷住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期的“红楼论坛”板报学生都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的。论坛开始的内容多是学生摘抄的现成网络资料,渐渐,他们干脆原创。这样,读读评评,班中掀起了一股红学热潮,我当初的教学设想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