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问题:可通过何种方式参加自主招生?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有哪些区别?自荐的考生会不会很难通过初审?
通常有两种方式:以学校推荐为主和以个人自荐为辅。对于自主招生的高校,只有部分高校会向部分省(市)级重点高中(包括生源基地)分配名额。自荐的学生材料一般不需要校长推荐信,只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盖章、签署意见即可一便确认自荐学生材料的真实性。然后在信封外标示“自主招生材料”后由自己邮寄到考生所要申请的学校。
校荐和自荐的区别只存在于初审环节。在初审时,对于校荐考生进行通过性审核,对于自荐考生则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评比和选拔。在通过初审后的后续环节中,对于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都是同等对待。自荐的考生如果自身条件优秀就比较容易通过初审,各高校及联盟都会为自荐考生预留一定的初审名额,确保自荐考生有一定的通过率。
初审环节自荐考生的通过比例较低,为5%-40%,而委托志愿无忧网辅导自荐的考生初审通过率达到88%。
哪些考生可以参加?哪些考生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院校初审?
理论上讲,重点线或一本线以上考生均可以参加自主招生。从我们的工作案例看,不少过一本线的考生,就是凭自主招生优惠加分,而升入了自己理想的“985、211”院校。
参加过全国或省级赛区的奥赛、英语或作文赛事,并取得了名次的考生,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比较容易通过高校的初审,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加分。
单科成绩特别出色或有特长的学生受高校青睐。如果学生在某一科目上特别出色或某一方面很有天赋,在高校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会得到老师的认可。
思维敏捷,涉猎广泛,善于钻研的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容易胜出。自主招生考试有别于高考,更看重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笔试成绩好的同学,不见得平时学习排名很靠前。
在省级重点中学就读,且成绩优异的孩子容易通过初审。学生身在重点高中,不论是自荐还是校荐,都会有优势。
材料准备充分,自荐信出色,通过初审的概率较大。我们指导考生深入了解院校历史、文化,专业背景、特色,结合本人自身特点,写出一篇能打动主审官自荐信,有助于考生通过初审。自主招生毕竟是院校争夺优秀生源的手段,初审通过,后面还有严格的笔试考核。
自主招生录取有何特点?
1、未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会担心报考同一所院校,会不会被很多有自主招生加分的考生挤掉?答案是否定的,自主招生考试招生的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
2、被预选的考生可获得政策性保护,即使高考分数未达到该高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一般在投档线下20分以内),仍有可能被录取。
3、招生高校制订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并纳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
其他常见问题:
问:高二,理科,学习中上游不拔尖,能申请参加自主招生吗?如果可以申请参加自主招生,作为家长除了做好孩子的后勤,在学习上怎么才能帮助孩子?
答:孩子现在高二,后期的发展潜力还很大。我们要提前做好规划。有几条路可以尝试:(1)努力抓好课内知识,争取到高三的时候靠年级排名,拿到校荐资格。(2)如果孩子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即使拿个省三,也是有很大筹码了。(3)研究一下各个高校自主招生中的特殊爱好。看我们的孩子是否合适,在这些方面发挥发挥。
问:“孩子打算参加北航的自主招生,但是不知道怎么准备,老师有什么建议没?分数段差不多的院校老师也推荐一下呗”
答:1、北航的自主招生,在海选阶段,对奖项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没有学校简章所列出的奖项,填表都不能进行下去也就是海选是必然通过不了的。2、根据您选择北航,我判断您孩子的排名基本是北京3000名前,理科,专业偏向工科,分数比较差不多的院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院校特点也很类似。您可以考虑一下
问:老师,我孩子高三,在十一学校,成绩在实验班前几名,做家长的如何帮助她实现清北梦?
答:您好,您可以给他尝试着参加几所自主招生,北清不是梦,孩子还是比较优秀的,让他在这一年中保持好,到后期的志愿填报和升学规划中,要谨慎行事
问:听了好几场关于自主招生的讲座,也明白自荐信是一块敲门砖,怎样的自荐信才能吸引老师,争取到机会!!!!急求,老师对自荐信这块进行补习啦!!!!!!!!!!!!
答:您好,自荐信要找准一个重点写,当然奖项也很重要,但是却是辅助的重要性,除非您申请的院校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要某某奖项,这就另当别论了,我记得有一年我有个学生什么奖项都没有,但是就是做了3年的班长,就按照这一点,我们写的自荐信,还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