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秉华是一名来自香港的保送生,与内地的同龄人一样,他刚刚经历了中学生活的洗礼,即将迈进大学的神圣殿堂。在相当于内地高考的香港中学会考中,他得到了各门功课全A的好成绩,而他在中学阶段的课余生活也显得丰富而充实:他不仅是学校中文学会、足球队和田径队的成员,也是课外活动宣传委员会的副会长;此外,他还承担了许多义务工作,如担任香港联校科学展览的筹备委员、为展览筹集资金等等。
能够到清华学习,是廖秉华一直以来的梦想,而他即将梦想成真:凭借在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他已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班)。今年秋天,他将来到美丽的清华园,开始自己期待已久的寻梦之旅。
向往清华的气质
在申请进入清华的个人陈述中,廖秉华这样写道:“我听香港中文大学一位教授说过:'10个香港的学生加起来,也不够1个清华的学生勤奋。'是清华严谨、孜孜不倦的学风、校风激发了我想上清华的欲望和冲动。”
廖秉华出生在广东省惠州市,6岁时来到香港与姑母一起生活,他的父母则继续留在惠州工作。他最早产生上清华的想法,源自于父亲的建议。“我爸在内地工作,希望我对国情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对我提出了这个建议。”事实上,廖秉华一直希望自己能回到内地发展。“我必须先对内地有多一点的认识,而要认识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那里念书,感受那里的一切,成为那里的一份子,所以我选择回到内地继续学业,而清华无疑是中国顶尖的学府。所以,我觉得选择清华是对的。”
今年4月,廖秉华参加了清华组织的“优秀港澳台高中生体验营”,亲身体验了清华园里的学习和生活。“我在清华生活了5天,发觉那种气质才是我向往的,我只想舒舒服服地追求我喜欢的知识。清华的图书馆、清华的花草树木都使我体验了很舒服的环境,所以我很喜欢清华,这不单单是环境的原因造成的,不知道怎的,清华这个名字就已经给了我一份自豪感,很想在那里创一番天地。”
在这5天时光中,廖秉华观看了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现场直播和百年校庆校友联欢晚会、参观了清华校园、还利用闲暇时光旁听了一场北大和清华的辩论赛。然而,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与同伴们一起在荷塘观看日出的经历。“那时候烟霞弥漫,很美。平时的清华四处都是脚踏车,交通很繁忙,可那个时候路上没有人,幽静得很。我们看着夜幕一点点变亮,一边聊天,记忆很清晰。”
发展自己的潜能
廖秉华在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度过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六年时光,在他看来,在这里念书是他至今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很好,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老师们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更像是大家的朋友。
在中学阶段,廖秉华最感兴趣的科目是经济、物理和数学,他认为自己“算是那种饥不择食的学生”。他先后在多次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2006年,他在首届香港“希望杯”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从2005年开始,他先后3次参加香港培正数学邀请赛,获得2次金奖,1次铜奖。然而他认为自己的数学能力并不强,只是“那个时候比较专注在数学上,所以成绩比较好”。
廖秉华很喜欢李小龙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在于忠实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作为一名从内地到香港求学的学生,他很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小学阶段,他参加了许多次普通话朗诵比赛,获得了很多奖项。“我记得有一次普通话集体朗诵比赛,我是领诵人,那次比赛是全港性的,需要面对一大场子的观众,最后我们得了冠军。”通过参加朗诵比赛,廖秉华锻炼了自己面对观众的胆量和勇气,之后他也经常在学校的歌唱比赛等活动中登台表演,他打算在进入清华以后“试一下校园歌手大赛”。
虽然与父母相隔两地,廖秉华经常与他们通电话,向他们汇报自己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总说,尽力就好,对我没什么要求,这反而让我更努力,因为我觉得有这么好的父母让我自由发展,我应该做出更好的成绩。”
承担社会的责任
在个人陈述中,廖秉华还写道:“帮助弱势社群是我的梦想、存在的目标。在别人眼里,这貌似一个伪善的梦想,但它确实深深地扎在我心里--我就是喜欢帮助别人,向往一个更公平的世界。”
在中学期间,他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承担了许多社会工作:他是学校课外活动宣传委员会的副会长,负责安排各个学会做活动宣传;作为屯门区中学资讯日的义务工作人员,他负责向小学生家长解释自己所在中学的招生情况、以及分享自己的在校经历;他还担任过香港联校科学展览筹备委员会的委员,为展览筹集资金并承担其他方面的筹备工作。
廖秉华觉得,许多人被委以重任时,都会心想:为什么是我?“可是,为何不试着想想'为什么不是我'呢?”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为什么不是我”,都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至于公民该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廖秉华认为“每个人只要把公众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头就已经很OK了”,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岗位,只要做好自己,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清华,我来了!”
在廖秉华看来,大学生的使命就是投身校园,参加一切自己能参加的事务,比如组织社团等等,为大学做自己最大的贡献。当然,前提是不要荒废了学业。廖秉华觉得“学校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是属于大学这个群体的一份子,有责任去做好自己在这个团体里的岗位,为校争光。”
在申请保送进入清华的表格中,廖秉华将三个专业志愿都填成了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之所以如此坚定地选择这个专业,与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有关: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家,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自己能帮助的人。“我不确定我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状况,毕竟我的能力有限,但是就像医生这个行业,一个医生不能医治所有的病人,社会靠的是很多医生共同的努力。我很希望,也很有信心,自己可以成为这样一个能为社会带来一点福分的人。”
廖秉华对大学生活有着满心的期待:“我很希望能不受限制地在图书馆里面找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坐在静静的角落里读;我也很期待跟宿舍室友相处的时光;还有就是大学里面的大课室,中学时常窝在小小的课室里,我早就想在大大的讲课厅里听课。”
接下来的假期,廖秉华打算为自己找一份实习,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对于未来的母校,他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而千言万语终究凝结为一句发自内心的呼喊:“清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