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北京大学本科招办负责人表示,依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北京大学招生办在核实全部事情之后决定,放弃录取重庆考生何川洋。日前,重庆今年高考文科第一名何川洋更改民族成分以换取加分的事件经披露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高考状元是一种社会荣誉和个人成绩,但现在的何川洋一定后悔自己获得了这个头衔。如果没有高考状元这个称号,即使其更改民族加分的事实被发现,也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作为加分舞弊的典型。其实,舞弊加分的考生大有人在,已经被发现的考生也大有人在。但是没有办法,谁让何川洋考得了一个状元的称号呢?
如果明白制度是刚性而且是理性之后,就应该明白,北大弃录对其并不是一种委屈。因为,在制度面前,所有的考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他们触犯制度,制度就会给予他们同等的处罚。无论,他们是零分考生,还是高考的状元。在高考的制度面前,应该只有考生而没有状元,因为制度是所有人的制度。
所以,人们也无需为高考状元不能被北大录取而感到遗憾,因为,与此同时,制度得到了最基本维护。至于制度是否完善和合理,那是另外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制度正常运行时,任何个案都没有违背基本制度的理由。
之所以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因为公平的适用是制度存在的前提。人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权贵依靠权力和金钱而实现加分?原因就是这样的加分是一种特权加分,是一种逾越制度的加分。对于所有考生而言,制度性加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特权加分与此不同,决定是否加分的不是考生本身的能力,而是其家庭背景。
特权加分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严重损害了制度的公平。同样,如果因为考生是高考状元而允许制度对其网开一面,这样的善意不也是损害制度公平的另一种“特权”加分吗?毕竟,与状元个人的际遇相比,制度的公平更需要维护。否则,谁都会在面对制度时作出抗辩的解释,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要确保制度面前只有考生没有状元,仅仅放弃录取一个状元还不够,从根本上说这种鲜明的态度需要制度本身的延续和维持。比如完善制度,加大处罚的力度,当然不能忘记引入外在的监督。其实,如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可以得到始终的坚持,又怎会出现高考状元改民族加分的闹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