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赏析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在高低错落的荷花丛中,那叶如硕大的伞,那花如欲滴的唇。伴着晶莹露珠落水的滴答声,花和叶慵懒的扭动着。盛夏的季节,偏偏又如此蓬勃。那边,枝间、叶间、花间,隐约露出纤细的玉手,无采地拨弄着池水,碎却圆。姣美的身材却遮不住柔弱,脉脉的双眸却挡不住寂寞。残阳的余晖铺满池水,也映在仰望天空的颊上,浓妆淡抹,竟是一场空,这未老的容颜又有谁会来欣赏呢?那曲折蜿蜒的小径,曾回当过多少欢声笑语,而今却如此荒凉沉寂,死一般。斩不断的相思,化不开的浓愁。望人人不见,思人人不归。也许只能手拈芙蓉,眼望长空了。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涉江采芙蓉》(后简称《涉》),一首被人们传唱了几千年的诗歌,至今仍深深牵动着游子的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现已不可具体考证。但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不是一位普通的思妇,而是一个还望故乡的游子。马茂元先生曾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诗也出于游子的虚拟。”《涉》是在表现游子的忧苦和愁思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作者不仅借思妇之口写出了对家的悠悠思念,也通过思妇的情节写出了“还愿望旧乡”的情景。使一个长叹于天涯的游子形象明现于读者眼前。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涉》的解题中写道:“这是写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首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次说所思的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递;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涉》的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方的妻子,并且苦苦吟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显然都以为诗的作者即是采莲人,“涉江采芙蓉”的是“游子”而非“怨妇”。
当然,对于“采芙蓉这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仍有一些与上述不同的观点。比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潘啸龙先生坚持认为采芙蓉者为独处故乡的妇人。他认为采芙蓉是江南女子的专司。对于这一问题至今还存在分歧。这里暂不做过多讨论。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讲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锋塔得倒掉》)任何悲剧都有它的社会根源,从诗人平生遭遇,思想行为,和作品创作的关系来考察。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使一个充满了不幸的不合理社会。劳者不获,获者不劳,就是这个社会制度的根本产物。从东汉的社会背景来看,社会动荡,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尔虞我诈。让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对身世的惆怅,对黑暗世事的批判。《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又多寓居他乡,饱经忧患,更是尝遍了应该或不该的生活之苦。生离死别,流离失所已经成了常有之事。再加上仕途不顺,更是让那些作者饱经忧患。《涉》的作者也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仕人。在他的人生中一定也充满了种种不测,至少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尤其是对故乡意中人的深深眷恋,充满了生离死别的痛。否则怎么会发出“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感慨呢!作者一定是思乡情切,悬想慰怀,反而更觉山重水远,归程难觅。情苦莫过于生别,心知本当相守,却只能遥遥相望。斩不断的情思,化不开的浓愁。都依了东汉动荡的社会背景。
《涉》整篇运用了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的写法。情和景是诗歌的两个重要因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涉》将荷花叠叠与人心郁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人因花的娇艳而更显怅惘,花因人的伤怀而更显蓬勃。人映花,花照人,人花相对,红红粉粉,更映出人那憔悴的容颜和欲碎的心怀。乐悲相生,就像王夫之所云:“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诗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女子在一池争香竞艳的荷花中采弄芙蓉的场景,但在份嫩妩媚的荷花的映衬下的是一颗有着化解不开的愁思的心。后文更是通过漫漫的长路来暗喻游子不安的思乡之心,也只有眷眷之心才能看到路的漫长,归期的无望。寓情于景,写出了游子仕途不顺,望乡不得归的哀与悲。
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涉》既能“极艳丽秀者”又能“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可谓意境一绝。诗首先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采荷图,又笔锋一转,直抒望乡之愁,这前后给人的反差构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将物境和情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没有任何声色和牵强,圆润而自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为之有境界。”在这里,我们可以真切的体会到富荣的勃发,归途的茫茫,思妇的仇怨,游子的惆怅。真情实感充盈整个诗篇,婉曲之中尽显真情。作者用多方面的景物来衬托人物愁苦的心情。芙蓉、荷叶、池水、漫路……作者将景物付予各种情态,让景物成为世人的代言人。 更显主人公的悲愁之情。
下面从诗风方面谈谈。《涉》的诗风可以总结为隽永、沉郁、通俗、自然四方面。隽永,即风格甘美,意味无穷。隽永在内容上注重一个“味”字,在仪态上注重一个“秀”字。它除了具有韵味深长的特点以外,还具有俊爽挺秀的特点。它无磅礴厚浊之态,却有刻露清秀之容。着意清爽犀利,入木三分。雅而不俗,秀而不媚,永远给人以愉悦。隽永有一种阴柔之美。清代文学家姚鼐说:“其(隽永)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生初日,如清风,如云,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轮廓;……”(《复鲁絜非书》)清新隽永的特点是:境界幽丽,色彩淡雅,气氛爽肃,格调清俊,韵味深长,沁人心脾。《涉》正是用这样一种清新淡雅的诗风让所有读者体味到了作者内心的那份痛。芙蓉那淡淡的香在字里行间渗着,思妇日日夜夜的怨在字里行间透着。作者用淡淡地描写即勾勒出一个望乡的游子形象,让人为之动肠,伤怀。《涉》没有浓重的色彩,却让人体味到浓浓的乡愁;没有赘余的叙述,却让人感受到仕途的不得志。这正是隽永的所长之处。沉郁,就是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沉郁是忠厚的,真是的,无半点虚伪和矫饰,沉郁扎根于生活的最底层,具有浓郁的泥土味。《涉》正是描写了东汉时期最普通的游子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可谓是“扎根于生活的最底层”。情感来看,更是符合沉郁那种“深厚”、“浓郁”、“忧愤”,这些情感也真是一个游子应有的。《涉》可谓与沉郁“配合”得恰到好处。通俗,即明白晓畅,平易浅显。 毋庸置疑,《涉》的语言是符合“通俗”的特点的。自然,即毫不勉强,决不做作,从从容容,自然而然。自然是自由的,不拘一格。自然反对矫饰。自然天衣无缝,绝无斧凿痕迹。《涉》的诗风正验证了这一点。所有的语言都那么不加造作,浑然天成。
《涉》中有三处用典。第一处,采香花草赠心上人。《诗经》中曾有相似的描述。如:《关雎》中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此句也可从《山鬼》中的“折芳馨兮遗所思”得到依据。“长路漫浩浩”则化用了《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诗句。“所思在远方”中的“所思”则也可从《山鬼》中的“折芳馨兮遗所思”中找到。
《涉》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起兴”的手法。起兴即托事于物。主要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发挥了形象的作用。《涉》即以芙蓉为起兴之物,用蓬蓬的荷花来反衬思妇内心的忧伤。从而更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思妇的怨,作者的愁。
《涉》运用了“点”与“染”的技巧。点就是点出事物的本质,染就是具体描绘、体现这种本质的生动丰富的现象。《涉》在最后两句则是“点”,直接道出了作者,即游子的伤怀。前面两句则是用芙蓉和思妇这些具体事物来间接表达这种情感。使诗的情感表达错综、有致,让诗充满弹性。
在对仗方面,《涉》运用了“流水对”,这一技巧。即“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方。”这两句。两句说的是一件事,少了其中那句意思都不完整,即“流水对”。
在用字方面,《涉》用了“双声字”这一概念。即“所思”和“愿望”。一个词的两个字声母相同,使诗读起来有一种音韵之美。使音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
高一语文下册第7课《涉江采芙蓉》课文朗读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 《涉江采芙蓉》教案
- 涉江采芙蓉作者介绍
-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 《涉江采芙蓉》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