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赏析

所属专题:屈原的资料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要点:离骚  
编辑点评: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则当作于被放逐以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怀王世被疏以后,有说作于顷襄王世被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作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屈原《离骚》赏析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它也是作者——屈原心灵的歌唱。全诗整体展现了诗人“存军兴国”的“美政”理想,深沉执着的爱国感情,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和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在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闪耀着诗人灿烂的思想文化。

个别诗句赏析:
全诗中,作者反复写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美政”理想的根基——以民为本,明确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重视民心的思想以及“有德在位”的主张。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美人指的是楚王,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楚王的担心,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 “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吾皇之败绩。”——楚国不能容他,他却离不开楚国。屈原宁可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父母之邦,体现了沉淀在他心中的爱国情愫,表达了他坚贞、纯洁、崇高的爱国情感。
诗人在诗歌中同时也抒写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情挞伐。诗中写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具有峻洁的人格,崇高的追求,坚贞不渝的操守和不屈不饶的意志。

艺术写法赏析:

《离骚》的艺术造诣也十分高,无论是在形象塑造、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形象、语言诸方面,都有开拓和创新,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屈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抒写,熔铸了自己的意识、情感、理想和人格,让读者更亲近主人公,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同时,《离骚》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以浪漫主义为特色,两者的完美结合,标志着创作方法的突破与发展,也证明了屈原无愧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再有,《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也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屈原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作出富于象征意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总之,《离骚》是屈原用血泪所凝成的生命挽歌,作品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充分反映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斗争生活,坚贞而炽烈的爱国心情。屈原和《离骚》,无愧为巍然耸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巍峨丰碑!
 
 

>>点击查看屈原的资料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离骚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