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大想当官没问题,只为当官太功利【熊丙奇博文精选】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熊丙奇博文精选  
编辑点评: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他对教育的看法深刻且客观,沪江高考资源网转载了熊丙奇博士的一些优秀博文和大家分享!



熊丙奇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

 
高考改革中值得商榷的价值观

北大常务副校长柯杨委员在两会上说,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北大时这样说,让你读北大不是为日后挣8000元工资,而是希望你当省部级官员。这话让人痛心,是不正确教育观。教育承载不了人成长的全部,也不能导致即刻的成功。(人民日报3月4日)

这当然是不正确的教育观,但问题在于,家长为何有上北大为当官的想法?这是谁给他们的,是他们自发产生的,还是大学抑或社会舆论告诉他们的?

在笔者看来,家长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乃是受了时下功利教育的严重影响,从上小学,甚至幼儿园起,一些小孩和家长就被老师灌输今后上北大、清华的思想,告诉他们上了清华、北大,就会发大财、当大官,这种想法到了高中时,会进一步强化,比较典型的是,有不少地方政府对当地中学考上北大、清华者进行重奖,重奖的金额有的高达几十万,这当然不是小数目,不要说今后发财,考上大学就已经“发财”了。

至于近年来时常有一些社会机构制作的排行榜,将大学有多少校友当上省部高官、亿万富豪,作为重要的指标,则更一步宣传了大学的“造官”、“造富”能力,也给公众的感觉是,大学把培养高官、富豪作为自己的使命。

其实,大学培养的校友当高官、成富豪,是可以作为评价大学的一方面指标的,这也反映出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但是,如果把这作为唯一的指标,则会出严重的问题,这会让大学的办学目标陷入功利化。而事实上,今天的大学,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也比较严重,一些大学的行政人员,在校内权力通吃,也渴望自己能尽快升官,而不是做好学校管理者工作;有的大学教授,也忙于致富。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自然也变得功利。

2012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曾语惊四座,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是值得反思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及社会的功利教育思想,大学办学者、教育者多有批评,比如,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曾批评大学里的功利化现象,他说,“我深刻地感受到现在许多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然而,对功利化产生的根源却追究不多,于是学校批评家长、学生、社会功利化,社会反过来质疑学校功利化。

针对严重的功利的学生成才追求,是时候需要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社会机构共同反思了,教育有功利的价值,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非功利化价值,这就包括对人格的完善、对理想的追求,如果大家都只关注功利的价值,就会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而且,会把世俗的升官发财作为成功的标志,这会让人格、身心都存在严重缺陷,制造“有才无德”的害才,只有在关注功利价值——提高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的同时,重视教育的非功利价值,对受教育者进行公民教育、生命教育、平民教育,才能让每个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公民,进而成长为优秀人才。作为社会的精英,不是那些追名逐利者,而是有杰出的能力、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平民情怀者。他们才能担当推进社会进步的大任。

这要求我国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都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对基础教育而言,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教育,关注个体的成长;对高等教育而言,则必须推进学校去行政化,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回归大学精神和大学使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教育回归本质,这也是为下一代提供良好教育的重要部分。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熊丙奇博文精选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