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
两会之上,高考改革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总体看来,代表委员的意见包括几方面,一是高考改革要稳妥推进、科学谨慎决策;二是高考改革要给偏才、怪才、奇才上大学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三是高考改革要给学校自主权,有利于大学招到适合的学生,培养创新人才。代表委员对高考改革的具体建议,有实行“国考+校考”的,有“多投多录”的,还有取消录取批次的。
然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去年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都已经确定了我国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即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可是,对于高考改革的价值是什么,从两会代表委员的意见看,还并不清晰。
建言高考改革要稳妥推进、科学谨慎决策,这是工作建言,值得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但这一建言不涉及具体高考改革方案,根据目前大家对高考改革方案的构想,对于高考改革,存在以下值得商榷的价值观。
其一,给偏才怪才创造机会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很打动人,这也是舆论广为支持的高考改革理由,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的5%自主招生,就是以此为理由启动的,而且直到现在,教育部门和不少高校还依旧坚持这一理由。基于这一理由,对于高考改革,基本采取的是“修补方式”,即在目前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之外,为偏才、怪才开一条口子,5%自主招生、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特别“偏奇”的人可以在一本线录取,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这一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变形,大家发现,分数仍旧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所谓的5%自主招生成为抢生源的手段,与此同时,在招偏才、怪才的旗号下,高校自主招生屡出偏难怪题目,另外,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下,如果一名学生偏科特别厉害,他在小升初、中考时有可能早就被淘汰,根本容不得他还进入重点高中——重点高中又是高校自主招生青睐的对象。可以说,出于为偏才、怪才创造入名校条件的修补式高考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事实上,我国高考加分政策,也和这一价值观密切相关,通过加分,修补目前单一分数评价对各种特长生的不利处境,但高考加分政策因加分腐败和加分教育,已走向穷途末路。
其二,扩大学校自主权的价值观。这一观念表面上看正确无比,但问题在于,如果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但却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这样的放权,只是把权力从政府部门的口袋转移到学校的口袋,受教育者的权利并没有增加。这也是我国过去实行的自主招生改革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把5%的自主权给学校,但学生却依旧只能在高考中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一方面,由于缺乏外部监督,尤其是来自受教育者的监督,而可能制造招生腐败;另一方面,高校自主权扩大,可校际竞争却没有增加,各自为政地自主招生,反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和焦虑。
其三,高考就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感觉也不错,但和扩大学校自主权的价值观一样,让高校处于招生录取的强势地位,基于这一价值,现实中有两种高考认识,一是目前的高考选拔方案是很有效率的,反正高校都是选拔人才,怎样做到高效率选拔应是第一位的,有代表委员就认为选拔问题根本不用操心,高考改革不在高考制度本身而是在工夫之外,比如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二是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联盟放在一天,是合情合理的,学校是在事先给学生做选择,反正最后学生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参加那么多联考干什么?
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给偏才、怪才以升学的渠道,给学校自主权便于大学选拔人才,而在于切实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选择考试、选择教育、选择大学,基于扩大学生选择权的高考改革,才建立学生和学校的平等关系,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给偏才、怪才升学渠道、给学校自主权,这些价值也才能得到切实落地。而且,如果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各方面的个性、特长将在申请大学中得到关注,何来偏才、怪才一说,偏才、怪才是统一、单一录取标准制造的“人才概念”。
基于扩大学生选择权的高考改革方案,着眼点不是考试科目改革,也不是给大学多大比例的招生自主权,而是让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学生可拿着统一测试成绩,自由申请若干所大学,获得若干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录取的专业、承诺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按照这一制度,学校的招生是不是打破单一的标准?各类人才是不是都找到自己的归属?学校是不是实行完全自主招生?更重要的是,学校被学生选择,而不是仅仅被学校选拔,完全改变教育生态,学校间的录取批次、等级自然消失,办学者必须对受教育者负责,否则就可能从一流沦为二流,甚至因没有学生选择而被淘汰,很多大家担心的招生乱象,会因市场机制的构建而远超乎大家的想象得到治理。——现在是通过行政监督方式治理,在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环境中,则是通过受教育者的选择、监督、评价来进行治理。
高考价值观决定高考改革的成败,从去年下半年陆续传出的高考改革信息看,改革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选择——所谓的英语一年两次考,只是增加一次考试机会,但是选最好一次成绩计入总分投档录取——这样的高考改革,对我国教育生态的改观不大,极有可能演变为轰轰烈烈的折腾。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转变以学历为导向的功利办学【熊丙奇博文精选】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他对教育的看法深刻且客观,沪江高考资源网转载了熊丙奇博士的一些优秀博文和大家分享!
- 由学生淘汰不受欢迎课程可行吗?【熊丙奇博文精选】
- 不要把处于危机的同学留在危机边缘【熊丙奇博文精选】
-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与影响【熊丙奇博文精选】
- 沪浙高考改革的突破与局限【熊丙奇博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