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考生”上大学难在哪里?【熊丙奇博文精选】

所属专题:熊丙奇全面解析2014高考形势  来源:    要点:熊丙奇博文精选  
编辑点评: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他对教育的看法深刻且客观,沪江高考资源网转载了熊丙奇博士的一些优秀博文和大家分享!

熊丙奇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

 
中国“好考生”上大学难在哪里?
 

被网民称为“中国好考生”的黄子恒,在22日查到的高考成绩仅为290分。这分数距四川省高考三本线还差187分。黄已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党委主任叶欣介绍,黄曾想报考师范院校,学校为此向全国十多所师范学校发了推荐信,“目前还没有回音。”(新京报6月24日)

对于大学是否破格录取“好考生”,网友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他的助人为乐,和高考是两码事,道德上要奖励他,但不能把高考录取优惠也作为奖励,否则,助人为乐就变得太功利了,何况,他的行为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奖励。有的则认为,学校不能用单一的分数选拔学生,对于这名难得的“好考生“,有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其实是网友在一边看热闹发出的感慨。按照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并没有自主权,不要说黄同学低于三本线近200分,就是低10分、20分,恐怕都难以录取。他获得的“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就算能高考加分,也加分不过10分。关于“好考生”的大学前途之争,反映出我国高考录取制度的困境。这就是,大学并不能按照自己的培养标准录取选拔学生,只能在招生过程被动地等待地方教育考试部门按照学生的考分,结合学生的志愿投档录取。

在一录取制度中,学校就是看中某位考生,也无法做出自主录取的决定,要录取中国“好考生”,须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出面协调,甚至惊动更上一级部门——这实质是行政招生而非学校招生,就是这名“好考生”最终被录取了,也不是学校破格录取的美谈,而是进一步折射我国高考录取严重行政化的现实。

另外,用单一的分数来选拔学生,也早被舆论诟病,可是,由于集中录取制度不打破,就只能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学生,人们一边喊着破除“唯分数论”,一边强调分数对于升学、成才的重要作用。这并不利于学校选才,也导致基础教育育分不育人。“好考生”之所以受到网友的关注,是因为这种在“性命攸关”的考试面前,还想着帮助他人的学生,在当今实在太少了,这就是育分育人的结果。

所以,高考除了具有选拔的作用,还应该有育人的功能,不要让学生们为了一次考试失去个人、兴趣,甚至摧毁人格、人性,这就需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由此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校、学生从分数中解放出来,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好考生”也就不鲜见了。 

>>点击查看熊丙奇全面解析2014高考形势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熊丙奇博文精选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