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
号称香港高考史上“最严重作弊”案———香港现代书院23名文凭试考生被揭发在中文科校本评核集体抄袭事件,在部分考生上诉后,近日考评局公布,决定撤销原本的惩罚,改为只取消23名考生在中文科校本评核中的成绩,其他公开考试部分的成绩则可保留。(南方都市报8月15日)
认真分析这起“最严重作弊案”,笔者设想,如果内地考生涉及其中,肯定又会被内地舆论解读为“文化差异”——内地学生把这视为极为正常,而在香港,却“莫名其妙”地成了抄袭。而事实上,这根本不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是香港教育部门坚持规则,对作弊、诚信问题零容忍。
这起作弊事件有多严重呢?说来定让内地学生认为是“笑话”——据报道,香港现代书院23名学生,在校本评核中文科考试中,引用资料而没有注明出处。如果以此来认定作弊,我国内地学生可以一抓一大把,个个都比这起作弊案严重得多,不要说高中生,就是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多少是很严谨的?有的学校甚至对抄袭进行全新“定义”,只要有30%属于自己的内容,就不算抄袭。而几乎每次国考之后,都会传出作弊、泄题等丑闻。
而对于这起作弊案,考评局最初给予的处罚是取消中文科成绩,他们的老师和校长也遭停职处理。这可以说是十分严厉的处罚了,因为如果取消中文科成绩,意味着这些学生将不能申请大学。从最新的信息看,考评局撤销了取消中文科成绩的处罚,而是只取消校本考核的成绩,但老师和校长的停职处理并没有撤销。
是不是考评局就此对这起严重作弊案放一马呢?并非如此,更改处罚的原因,是因为从公平起见,据报道,上诉复核委员会研究过有关资料,认为肇事学生涉及严重抄袭,证据确凿,认为考生必须要承担抄袭行为的后果。但由于发现同校另外3名考生,同样涉及在校本评核部分抄袭互联网资料,结果只被老师取消校本评核的成绩,为公平起见,其余23名考生亦有相同处理。当然,对于撤销处罚,舆论也有不同意见,比如应该对另外3名考生追加处罚,这也是公平,但无论如何,此事的警示是,公平是考试的第一要务,这也是处罚考生作弊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为作弊制造了考试不公平,而处罚作弊,是为了维护公平的考试竞争秩序。
我国内地教育部门和考生,也该以这起“最严重作弊案”为戒。我国学校要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我国学生也要成为国际化人才,就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如果在内地,我国对作弊、抄袭进行“自定义”,实行宽容的处理,这不但会害学校,也会害学生,学校没有给学生严格的诚信教育和学术规则训练,学生们会把作弊、抄袭视为正常,结果把这种陋习带到海外——我国每年到境外求学的学生已经达到近40万——在事发之后,还把这解释为文化问题,这是对文化的侮辱,难道中国文化就是不诚信、抄袭作弊成风的文化?在笔者看来,我国内地的学校、教育考试部门,都应该按“最严重作弊案”认定作弊的标准,来对待内地的所有作弊事件,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内地从中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到大学的考试的作弊成风问题。
>>点击查看熊丙奇全面解析2014高考形势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转变以学历为导向的功利办学【熊丙奇博文精选】
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研究的很透,也通解各国良好的教育制度。为多家杂志专栏作者,他对教育的看法深刻且客观,沪江高考资源网转载了熊丙奇博士的一些优秀博文和大家分享!
- 由学生淘汰不受欢迎课程可行吗?【熊丙奇博文精选】
- 不要把处于危机的同学留在危机边缘【熊丙奇博文精选】
-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与影响【熊丙奇博文精选】
- 沪浙高考改革的突破与局限【熊丙奇博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