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学生必读:高考状元是如何锤炼而成

 来源:    要点:新高三必读  
编辑点评: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那么作为学生,不想考状元的就不是好状元。那么想要考状元,要具备哪些条件呢?让我们来看看状元是怎样炼成的吧。

这些学习方法或者说学习习惯是经过细心反复检验、筛选得出来的,它们之间互不矛盾,且具体体现在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学习经验总结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浩瀚的学海中会千辛万苦、举步维艰。《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应该是件开心的事,学起来不开心,说明你不会学习,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痛苦的学习,到头来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以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和老师的知识,现在能记住多少、又能灵活运用到多少呢?

丰富多彩的生活

状元们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有能歌善舞的,有琴棋书画俱佳的,有集学校干部、社团干部、班级干部于一身的,有对卡通、体育、电影、明星十分热衷的……学习与兴趣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只顾一味学习的书呆子才是不会学习的。其实哪一件事不是在学习呢?大家可以查查宇宙全息论。“一粒沙中就蕴藏着整个宇宙的信息”。从每件小事中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书本中可以学习到知识,在电影、电视剧、游戏中也可以领悟到知识,而知识、道理是相通的。并不是“娱乐”中学到的知识无助于学习,相反,“娱乐”中接触到的鲜活事物反而更容易让人学习知识,更容易让人感受、领悟这个浩瀚宇宙蕴藏的无穷道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生活要有规律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人类看似面向大自然前进了一小步,实际上却倒退了三大步”。淮河两岸的厂企每年向国家的利税是200亿元,而国家每年花在治淮污染上的钱是600亿元。所以千万不要跟自然做对。每天按时睡觉、按规律生活吧,你今天熬一天夜,以后就会花费三、四天的时间去调整。

状元从来不熬夜。初中时,有不少同学被老师忽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要学习头悬梁刺椎骨的精神”等等,结果买了两大瓶咖啡,熬夜经常熬到夜里12点多,弄得精神恍惚不已、身体疲惫不堪,上课困乏、头晕脑胀,题做了很多很多,但最后考试的效果却很差很差。状元是重学习效率的。世间万事都是质量比数量重要。认真精心地参悟一道题比得过漫不经心地解决十道题。

粗略地安排学习计划

如果你了解一点量子力学,你就会知道构成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粒子的运行轨迹是没有规则的,也就是说,粒子运动的下一个方向是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的。人脑就像粒子,你不能给它安排死板的学习计划。你计划好这一个小时学语文,下一个小时学数学,没准一开始学语文就提不起精神,或者学完了一个小时语文还想接着学,所以学习计划不宜安排的太过具体,只需要在脑中有个大概的计划即可,一切要由你的心做主。

科学简单的记忆法则

记忆无疑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状元们尝试过各式各样的记忆方法,但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最简单的那种方法----重复。网上可以去搜搜“遗忘曲线”。心理学发现,人在记忆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遗忘速度最快,而后遗忘越来越慢。也就是说,巩固记忆(复习)要及时。经研究,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在24小时之内,超过24小时再复习,就相当于又重学了一遍。白天学的内容,晚上通常只需要花10分钟就都能复习一遍,效率神速,记忆深刻。然后过两三天再重新复习,过一周再复习,过一月再复习,过半年再复习……总之,经过7次左右的重复,基本上这知识你永远忘不了了。重复7次记忆同一内容远胜于同一内容连续记忆7次。这一简单的记忆法则,伴我学路至今。

一点一点地解决问题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用一个例子阐述这一重要问题。我外甥上初二,学习中下等。一次我去给他辅导功课,我给他出了一道题,一道爱因斯坦出的题。我跟他说这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出的,也是他惟一一次给社会大众出的题,据说世界上98%的人做不出来。他一听就有点害怕,我告诉他别害怕,先试着做做。他拿出纸笔开始做,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头绪。我说你先玩会吧,然后他就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半个小时后,我说别玩了,再去看看题。他放下电脑,重又拿起了纸笔。这次他看得更入神了,用笔在纸上划来划去,但是依然没有得出答案。当我看他眼神有点游离的时候,我说你再玩会游戏吧。他就又投入游戏。之后我睡了一觉。等我醒来,发现一个小时过去了,他还在玩,我跟他说别玩了,去做题,他又去做题。这次他很快地全神贯注到题目中,纸上划着、口中念着,片刻后,他说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然后又说根据这个和这个,可以得出这个。慢慢地,他推导出越来越多的结论,最后终于得出了最后结论----德国人养鱼。我说你看看答案吧,他看了看,是正确答案。

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给他任何提示,他解出这道题完全靠他自己,我只是告诉他了一个解题的基本思路,那就一点一点地解决问题。当你疲倦时,当你灰心时,当你毫无头绪、心烦意乱时,不妨放一放,去放松一下或愉悦一下自己,等你状态恢复好了再去啃骨头。这就是解题的奥秘。世上没有解不出的问题。容易题你可能一次就做会,中等题你可能要做两三次做会,难题可能要做四五次才做会。还有一些题,目前的你无法做会,但是,当某些因素或条件改变时,无法解决也会变成可以解决。二战后,当全世界记者的聚光灯照在二战风云领袖丘吉尔身上等他发表成功演讲时,他只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 never never give up,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绝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放弃”)。借用阿迪达斯公司一句广告语“Impossible is nothing”(“没有什么不可能”)。要相信——“There’s always a hope”(“永远会有希望”)。

毛主席推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也是照着这个道理去做的。他的《论持久战》奠定了对敌作战的基本战略,他不求速成,只求坚持,他相信,“三座大山”只要一铲一铲地挖,终有挖倒的那一天。“百折不断方为利刃”,一时的激昂、雄起只是匹夫之勇,细水长流的做为才是强者之道。大四时有个室友备考北大,买了很多书,每天晚睡早起、头锥刺股、废寝忘食,结果不到半个月就放弃了,同意接受一个普通大学的保送名额上了研究生。物极必反,欲速不达。

《孙子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胜可知而不可为也。”请注意 “可胜在敌” 这句话,孙子认为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讲,不取决于“己”,而取决于“敌”,所以“胜利”是“等待”出来的(“以待敌之可胜”)。在解题时,我们不应急于得出结果,相反,我们应该关注过程。管理学上有个规律——过程做对了,结果自然会出现。我们只要放弃急躁心理,一点一点地解决问题,持之以恒,直到成功。

依此法可以轻松解决“华容道”、魔方等智力难题。

不要轻易发问

什么是好学生?孔子千年前已给出了答案: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我高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是一位姓甘的物理老师。他是特级教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次晚自习。高中刚开学时我比较爱问问题,一次晚自习上,我碰到一道解不出来的物理题,我马上拿着题从座位上走到讲台旁当班的甘老师跟前向他请教,他看了看题,并没有告诉我如何做解,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你先给我讲讲,你是怎么做的”。我拿着题站在甘老师桌旁,整理起自己对题的思路。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推出这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又可以产生这个结果……当我想给别人讲述一道题的时候,我的思路就变得更有条理。片刻后,我解出了这道题——我自己给自己找到了答案。就这样,甘老师的“拒绝解答”教给了我一条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自己钻研。这件小事改变了我的学习观。从此,遇到问题我再不轻易发问,我首先会自己研究解决,只有自己实在想不出解决方法的时候,才把问题谨慎总结,力图最小限度的请教别人。我发现,原来很多问题我是可以独立解决的。这训练了我思维的慎密和成熟。

以最佳状态学习

《孙子兵法》云:“避其锋锐,击其惰归”。在学习上也可以借鉴。面对学习,我们要用我们的“锋锐”,不要用我们的“惰归”。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要用“一鼓气”学习,要保证以最佳的状态学习。前面提到,当你向大自然索取一分的时候,大自然会向你讨回三分。不要状态不好时强迫自己学习,更不能以牺牲休息和健康为代价学习,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中考前被老师忽悠的例子。

“失去了快乐,你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权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如果你学习不快乐,那就不要学习。

学习过程不可中断

孟母断织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在学习过程中,如非特别重要紧急的事,是不能中断的。这道理就像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在运行中停车,然后再重新启动运行,这是最费油的。学习过程中,你的大脑运转正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若突然打断、起身干别的,那么要重新拾起这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习过程中当我想喝水、想方便或者想吐口水时,我都尽力忍着,等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我才会做这些事。

要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噪音无疑是学习最大的干扰。人长有五官,五官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受大脑控制,不是你不想听就听不到的。任何噪音都会对你的注意力产生多多少少的影响,很不相信听着歌、看着电视就能学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在物理上给你的大脑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在安静中,你的注意力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达到最佳状态。所以,学习时不要受干扰。

交叉学习

长时间做一件事是会疲倦的,所以,通过交叉学习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缓解疲劳。学习数学累了后,可以换换文科的英语,多记几个单词,多看几篇阅读;化学题解不出来了,可以看看古文,分析分析段落……不想学习的时候,可以去操场走走,看看电视,玩玩游戏什么的,实在什么都不想干就睡觉。总之一个原则:别太累着。

切勿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可长久,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有些人推崇背英语课文,我不喜欢背英语课文,我就喜欢看英语课文,我英语成绩照样好。

必备的东西——错题本

人往往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因此状元们都准备“错题本”。把错题记在本子上,不时的翻出来看看,再做一做、复习复习,加深印象、巩固记忆,避免下一次再错。

要有自己的方针

《孙子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学生像将,老师像君。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是针对班级整体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这就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有时候按老师的计划学习反而学无所的、浪费时间,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方针。实际上,高中以后,大部分人都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完全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状况安排学习计划,我所要说的就是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判断、计划有信心。我有个同学高三时申请从座位第一排调到最后一排,然后用一箩箩书把书桌围了个圈,完全隔绝与讲台上老师的联系,自己独立学习(高三老师经常占用晚自习跟学生嘚咕试卷什么的,使学生丧失大部分自学时间)。最后她高考成绩我们班第一,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试技巧

考试的时间通常都是紧张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最有效率地做题呢?答案是:避实击虚、循回往复。拿数学试卷为例。开头选择题的合理完成时间应该是三分钟一题,若遇到一题没有思路,且估计三分钟时间无法解决,那么应该赶紧放弃,继续做下一道题。依此类推,只要遇到“思想卡壳”的题,就马上放弃,免得浪费时间,等到试卷最后一道题解决后,再回过头来重做开头落下的题。这时你会发现你对这道题有了新的思路,然后迅速地解决这道题。笔者高中数学考试经常有两三道题一开始做不出来,然后在最后回头重做的时候做出来。避实击虚、循回往复做法的好处是:避免长时间做一道题产生紧张心理,另外,当做完其它题回头重做这道题时,由于大脑又换了一种思维,相当于休息了一下,况且之前对这道题已经有了一些印象,所以第二次做可以更顺利地解决这道题。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复查是必要的。高考数学最拿分的就是选择题,选择题量大、分高。如何保证全取选择题60分呢?答案是:复查。笔者在做完整个试卷后,会从第一题开始进行复查(即使我认为很有把握做对的题我也会检查一遍),结果经常在复查中发现错误,错误各种各样,一些错误甚至非常可笑,比如明知答案是B选项,结果选了C。错误就像思维中的盲点,第一次你注意不到,但往往第二次你就会醒目发现,所以,传说中的“马虎”完全可以通过复查的方法加以克服。复查的习惯保证我全取了高考数学选择题60分。

答案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初中政治就靠背,老师勾上一段话,也不去理解,上来就背,然后就能考高分。但上了高中,就不是这码事了。高中政治重理解,标准答案往往就三四句话,答出来了就有分,答不出来就没分,不管你写多少,只要不沾边,一律没分。这里要再次重申一下理解重于背诵的道理。笔者是高中政治课代表,高考政治127分(总分150)。笔者政治考试最后大题从不写满,只寥寥数语,点中要点。

草稿要清楚、工整。所谓好记性不如癞笔头,你草稿上写了东西,你的思维就受它的影响。草稿写得扭扭歪歪,你稍不留神,就可能看串行、看走眼,导致计算错误。此外,草稿写得清楚、工整,还有助于你的思考,看着一个赏心悦目的草图比一个乱七八糟的草图更能让你展开思路。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而有利于学习。差劲的人际关系是学习的大敌。争吵、争论、敌意、怀恨最影响学习情绪,进而严重影响学习质量。世界各地、各国,从古时起能够一直流传至今的文化典籍、至理名言无一不是在倡导着善的思想,这是古今中外历经千年而颠簸不破的真理。所以,若想用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世界上一个通行的法则就是: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对你怎么样;怨气产生怨气,善意产生善意。耶稣说,“恨永远无法止恨,只有爱能止恨”,“动刀者必死于刀下”。孔子概述《论语》的思想为“忠、恕”。民谚有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大智若愚”,一种促进和谐的“和而不同”。

不要妄想目标

年轻人爱做梦无可厚非,但不要老是妄想目标。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高考经历挺让人回味。他在演讲时说,第二次高考失利后他本打算放弃高考,但在母亲的鼓励下又报了名。一开始,他并没有太高的目标,只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想着只要能考个本省的普通大学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学着学着,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高考结束后,他填报志愿不敢写北大,最后是在老师的坚持下才填报了北大,结果真的被录取了。所以,从他的高考经历来看,不用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然后整天想着它,执着于它。他后来的大学志愿目标,是随着自己实力的逐步提升自然而然提高的。所以,把目标放淡,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就行了。正像中央二套一个创业节目邀请俞敏洪谈新东方创业时他说的:只要做你感兴趣的事,一点一点地去做就行了,终有一天你会事业有成。

平淡的心态

很多人都在谈心态。那怎样具有好心态呢?答案很简单——保持一颗平淡的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看到榜上高悬的同学名字时,当听到高分同学的学习经验分享时,何必激动,何必心血来潮、誓要图强呢?天下物有千万种,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特点和生存轨迹。歌德在他的《谈话录》里提到,莎士比亚在英国而非德国、法国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在莎翁前,英国的文学艺术已经非常发达,已经产生了大批文学巨匠和创作天才,正是肥沃的文学土壤造就了一代文豪。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可能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影响,据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所以凭借先天优势他们考出好成绩就不足为奇了。我所要建议的是,不用激动,不用羡慕,踏踏实实地走好适合自己的路就行了,一味地强求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庄子》里讲“自足其性”,就是说小鸟和老鹰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快乐,只要按照自己的特性去生活就行了。

古时有三百六十行,现在何止三千六百行?新的行业不断在涌现,谁能说只有在学校里考出高分才是人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只有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才能崭露头角,才能有所作为。

最新2025新高三必读 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