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看图做题”能力要求高
□合肥九中姚昌丰
试题特点:
试题材料丰富,立意高远,体现了安徽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色:注重新材料、新情境,图文并茂,立足安徽,体现时代。所有题目均是以材料创设情境的模式,材料题型丰富。仅从图片上看,就有历史图片、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漫画、地图等,共19幅之多,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安徽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选择题第12题关注安徽地方史,非选择题第36题考城镇化、37题考海权问题,体现了时代的热点和历史高考命题“以资借鉴”的价值取向。
分值分配较合理,难易度贴近高考。从分值分配看,必修三分值稍弱。
复习建议:
1.整体把握,构建知识结构,力求纲举目张。一是要把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融会贯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政治史、经济史等;二是树立主干知识结构,从一个单元、一课到一个知识点,构建起明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2.阶段分析,把握历史脉络,抓住历史之“魂”。在整体把握历史的基础上,进而分析认识历史各个阶段的特征,了解历史发展演进的趋势。其中,社会转型时期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脉络尤其值得关注。
3.回归课本,重梳知识要点,做到心中有数。考前一定要把课本认真梳理一遍:一是课本才是高考的唯一依据;二是防止以前复习中的一些所谓“非重点”知识遗漏;三是做到临阵前心中有数,稳定心理。
4.适当练习,关注考纲样题,保持学习状态。
地理适当关注“安徽特色”
□合肥九中朱华龙
试题特点:
全卷共七组题目(16小题),其中选择题11小题,自然地理分值偏多,各必修模块和选修地理均有考查,体现了试卷的稳定性。试题考查所涉及的知识有地图、工业区位、能源与经济、气候、自然带、环境和灾害等,这些内容均属中学地理的核心主干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内容。
试题注意覆盖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组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三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第2、3、4组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的能力;第5组题考查了学生区位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把握;第6、7组题涉及主干知识和热点素材,旨在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复习建议:
1.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对照《考试说明》把知识点从整体上再梳理一遍。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重视模式图和变式图转换等方面的训练。
2.后期复习,对训练的目的要明确,要以专题形式展开。一方面利用大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地理主干知识,强调是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小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某类知识点,强调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另外,要回访错题,将所有做错的习题,重做一遍,找出错因,避免再犯。
3.规范解题,注重方法。选择题的常见解法有:直选法、排除法、图解法、逻辑推理法等;综合题的解题要点:认真阅读材料、明确各小题待答的问题、将信息材料和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和运用已学知识逐个进行解决。
4.今年安徽仍然是自我命题,在试卷中体现安徽的特色将是一大趋势。有关安徽的自然与人文知识,建议考生浏览一下材料,但无需花更多的时间。像中部经济区、安徽的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等热点,也要给予适当关注。
英语“食品安全”走进试卷
□合肥六中王莉
试题特点:
考点覆盖面广,能力考查全面。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同时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单项填空考查了考纲要求的基本考点,有关动词的考点占了8题;关于句法的考查,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情景交际等语法项目几乎每年必考;在词法方面增加了对副词和连词的考查。题干难度有所降低,答题的灵活性有所增加,更注重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准确运用能力。
完形填空是一篇议论文,讲述了在中国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国人对国产食品产生了信任危机,呼吁全社会都要对此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难度和长度与“二模”不相上下。阅读理解的5篇文章所选择的材料均来源于实际生活,题材各异、体裁多样;任务型读写教会学生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书面表达则让学生叙述一个高中阶段令人难忘的个人经历及感想,该题具有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所选话题也与学生生活相关,难度适中。
复习建议:
1.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做到不焦虑,不急躁,姑且把高考当作第四次模考,争取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
2.调节作息时间,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高考时间,即早晨9点和下午3点之后。
3.坚持每天下午3点听一篇高考模拟听力,做到“耳熟”;有目的地背诵记忆一些高考优秀范文,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回顾错题,争取不犯同样错误;回归高考真题,找出出题规律,把握出题趋势。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考前一周:节奏跟着高考走 坚持做题练手感
高考即将到来,如何在后期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有效复习并在高考时发挥最佳水平呢?高考过来人提醒考生,节奏跟着高考走,坚持做题练手感,做到“心不慌,手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