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招生章程(2010年)

所属专题: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  来源:    要点:高校招生简章  
编辑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仔细研读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章程,有利于考生把握其招生规则,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志愿。

●学科总体实力雄厚,文理基础学科在全国位居前列。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北师大有1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排名全国第一。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各学科、各专业排名”中,北师大有20个本科专业进入A++行列。  2.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其中双聘院士11人):黄祖洽、王梓坤、孙儒泳、刘伯里、刘若庄、刘昌明、张新时、林学钰、李小文、王永炎、陈木法、郑光美、王乃彦、刘鸿亮、戴汝为、李京文、李朝义、凌永顺、安芷生。荣誉教授4人:何兹全、陶大镛、刘家和、顾明远,资深教授5人:林崇德、童庆炳、王宁、黄会林、瞿林东。“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  
●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6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1人和新世纪优秀人才10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群体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拥有专任教师1680余名,其中具有海外学历人员200人,教授602人,副教授61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7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1%,比例居高校前位。  3.科研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较高学术地位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其中共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唯一的高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势突出。科研立项稳步增加,2005—200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3—2009年,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项,获准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四位。2001—2009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64项,立项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显著增长,2009年突破7000万元。近年来,科研成果突出。2001—2008年我校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CSSCI论文12239篇,发文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位。在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二位;在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26项一等奖中,我校获得3项,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五”以来,共获准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744项,其中,有7人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计划和国家“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643项,国家“973”项目课题28项,国家“863”计划课题35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项目30项,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5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3项。“十五”以来,理工科年均到位科技经费逾亿元,其中,2009年达到2.82亿元。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的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我校为第一单位的论文为905篇,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高校排名第20位。2009年,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5项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科学技术),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奖数目达到历史新高。  4.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全国领先  
●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水平高、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基地班学生多数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是1994年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是1996年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2002年设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21世纪我国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创业人才,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基地。  
●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十五”以来,共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4项,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1项、二等奖61项。2007—2009年,共获批教育部及北京市质量工程项目、理科基地建设项目等省部级(含)以上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302项,到位项目经费5023万元。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3门,176种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15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4部教材列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  5.对外交流广泛、在国际上享有重要影响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  
 

>>点击查看疯狂星期三,课程半价抢!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5高校招生简章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