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来了中小学怎么接招 有些校长没信心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改革  
编辑点评: “高考改革来了,我们中小学该怎么办?”近日举行的2015明德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这个话题成为众多来自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热议的话题。

这也是当前最受中国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改革,对中国教育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改革实在不少,但是每当我们对改革成效进行反思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高考指挥棒不变,再怎么改也没用!

去年,国务院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在浙江、上海启动了试点,业界将2014年定义为“深改元年”。这是继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困难的改革。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话来说,“这一轮高考改革对于我们国家的影响不仅仅是教育会影响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还涉及到国民素质对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今,浙江、上海两地试点已有一年;高考使用统一试卷的省份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同时,各省市区正在酝酿本地的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据有关人士透露,北京的高考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确实已敲定,正在等待进一步的审核。

中国教育一向是“考什么决定着学什么”,因为这个逻辑,中国的教育才被打上了应试的标签。既然这样的逻辑暂时无法破解,那么现在“考”的这一端——高考改革的“按钮”已经按下,那么“学”的这一端——基础教育做好了“接招儿”的准备了吗?仍有人认为无论怎么改还得看分数

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到底有什么影响?

“这次高考改革对我们来说可能有影响,但是总的来说还比较远,我更加关注中考的改革还有就是均衡教育对我们这些学校的影响。”在山西运城一所中学教初三的张老师说。这名教师的话印证了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的判断:“我们教育界也有很多同事,对高考改革没有多少感觉,包括我们一些局长、校长。他们认为无论怎么改,最后都要考试,都要看分数。” 

那么,此次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不少人觉得无非就是科目的变化,各科目在高考中比重的变化。然而,在一些专家看来,这种表面的变化意味着更深远的改变,“这种科目上的变化意味着我们首次在国家高考中把学生高中的学习过程当做学习的成果,纳入了高考,也首次把学生的选择性科目纳入其中。”张志勇说。其实,上一轮课程改革就设计了选修模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那里有的学校对选修课一直持观望态度,拖着不开课;有的则把选修课开成了必修课,对于‘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模块全部开设,学生全部学习,负担特别重。”黑龙江省一位高中校长说。“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搞选修课为什么困难重重?就是因为和高考没有关系。而这次改革中最大的技术突破就是‘必修必考,选修选考’。用考试制度来确保课程的设置。过去选修课可以不开,现在如果再这样就无法应对未来的高考了。”张志勇说。但仍然有些中学校长对改革没有信心。

“一直都在改革,但是高考的赢家是谁,大家都看到了。那些超级中学哪个不是把学生的每一分钟时间用到极致?怎么改,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仍然能赢在最后。”江苏省一所乡镇中学的刘校长说。这也将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提升高考命题的能力。“我们的命题要让那些反复进行知识训练的人考不了高分。”张志勇说。如果真如专家所说,高考改革将形成倒逼之势,改变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与学。学校不再用挤占学生时间的方式来获取高分,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地区差异大,改革恐怕不能一刀切

虽然不少一线的校长和老师对改革的认识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高考该不该改的问题,大多数校长、老师没有太多异议。“应试背景下的教育,越是勤勤恳恳对孩子的伤害越大。我们做的事情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向生命极限挑战。如果孩子今天夜里0:30写完作业,第二天早上醒来,那么第二天晚上这个孩子就可能会熬到1:00。”一位来自杭州一所名校的老师说。“但是,中国这么大绝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改革。”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位研究人员说。确实,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十分期待改革的到来。

江苏沭阳一所普通学校的张老师介绍,早在2008年,他们那里就已采取了“减少考试科目”、“全面衡量高中阶段学业水平”、“逐步增加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自主权”等举措,这些做法与这次的改革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几年,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同时教育也比较发达的地区,部分学校已经在基础教育领域做了很多改革尝试,比如,北京十一学校实行了走班制,江苏省的一些高中课程改革开展得十分深入。

“所以,在很多大城市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推行改革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那位研究人员说。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的地方,别说开设选修课、实行走班制,能把课程开足都还是个大问题。“温饱尚未解决,何谈营养健康?”辽宁省辽西地区某初中校长这样比喻即将到来的改革。辽西属辽宁省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不高。据他介绍,学校共有1400多名学生,但地理老师只有两位,其中一位还是跨专业的。他说,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每周地理学科至少要达到两学时,该校初一初二每个年级一位地理老师,每位老师带至少9个班,一周课时在18节课以上。“这样的情况,你让我们如何改革?”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改革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