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高考语文应重视文化立意

所属专题: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来源:    要点:高考语文改革  
编辑点评: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高考语文命题也应是能力立意和文化立意的统一。语文命题的导向意义和教育意义很重要。

2014年高考语文命题北京卷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例如,作文题“老规矩”,以北京“老规矩”的当代价值为切入口,引导考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联系实际,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种命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进行“互动”思考的能力,在能力考查的过程中,促成学生的文化认知,体现出高考语文命题的引导意识。

回顾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曾经有过一个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向。1996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提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5个“能力层级”。之后,高考语文命题就逐步从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转为着重考查语文应用能力。这一改变,对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回归学科本质和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确实是高考语文命题前进的一大步。

如今,10多年过去了,社会变革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正在改变青少年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习惯,阅读受到挤压,尤其是深度阅读、经典阅读更是受到巨大冲击,引发社会舆论对青少年语文水平的担忧。不少人对母语承载的优秀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热爱,委婉含蓄、讲求韵律等汉语特质在日常语文应用中得不到体现,相反,辞藻堆砌、内容空洞的亚健康写作风气正在侵蚀母语的肌体。

面对从内到外的新形势,面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挑战,高考语文需要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好“指挥棒”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比如,在语言运用考查上,如何引导学生尊重和继承汉语表情达意的特质,引导他们读懂汉语、用好汉语,在评卷标准上怎样体现出对爱国、诚信、友善、和谐等精神正能量的弘扬,等等,都有待在实践中探索。想要培养和选拔既熟练掌握汉语又具有良好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高中毕业生,只有一个“能力立意”显然不够,还应加上“文化立意”。“双重立意”的取向是高考语文命题的新特征。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能力立意和文化立意是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化立意的呈现,既不能是简单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考查,加重学生备考负担,也不能仅仅是作为点缀,秀一下文化的锦衣。文化立意应是试卷的灵魂,要在题目情景(载体)的选择、设问的角度、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义。

高考是中学生的“最后一课”,试题内容会随着考生的思考和回答,在他们心里持续“发酵”,再加上高考客观上的“指挥棒”作用,考后教师会讲析,无数在校学子会研习,它的导向意义和教育意义将得到广泛传播。语文命题应该珍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机会,通过“双重立意”的试题,加深师生对汉语魅力的认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团队,在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特征和语文教学状况,将“双重立意”有机整合到高考语文命题中来。

>>点击查看聚焦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最新2024高考语文改革信息由沪江高考资源网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